中搜发力搜索平台 自信度有几何


时间:2012-08-17





  熟悉国内搜索引擎行业的人士都知道,目前百度处在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垄断位置”,然而,这个“龙头”的位置坐的并不是很好坐,并且有点提心吊胆,事实也正是如此。谷歌、搜狗、中搜等通用搜索引擎紧追不舍,搜搜等发力移动搜索市场,百度岂能安心。

  如果你足够细心和洞察力,可能已经发现国内搜索引擎市场已经出现了改变,甚至是变革的前兆。2011年10月,中搜推出了第三代搜索引擎,并将其定位成开放的平台。在这之前,中搜是以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提供商形象立足互联网行业,为传统行业提供电子商务技术和推广等一系列服务。在通用搜索引擎市场,几乎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住中搜。

  中搜推出第三代搜索引擎正是其转型通用搜索引擎市场的重要标志,并且已经经历近一年的市场检验。中搜将这个产品定位成第三代搜索引擎,并且明显的区别于目前流行的第二代搜索引擎。

  自搜索引擎诞生以来,用户一直在享受的是传统搜索引擎提供的以关键字词相关的推送式服务,在搜索过程之中,要完成很多次的内容输入和不停的筛选,这样的搜索模式在诞生初期,的确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是,这改变不了传统搜索引擎是“封闭式”搜索属性和缺点,并且随着互联网内容的激增和用户搜索数量的极速增加,传统搜索引擎已经越发的体现出不适应未来搜索的需求,搜索引擎技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另外,搜索引擎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营销推广的功能,尽管这是搜索引擎一项重要的盈利模式,是一次重要的创举,但是这和搜索结果会存在内容的冲突,从而不能给出高质量的搜索结果内容。

  种种问题和趋势表明,传统搜索引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未来互联网行业发展要求搜索引擎向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和移动化发展。无论是搜索引擎巨头,还是搜索行业的跟进者,都改变不了这一发展大趋势。否则,以创新和速度为标志的搜索引擎公司将出现类似手机行业诺基亚式的悲剧。

  中搜在搜索引擎行业正是以“个性化搜索引擎”著称,强调用户需求、个性化搜索、完美展现和参与互动等要素,应该说这也是整个搜索引擎行业企业的共识,即:创新搜索引擎技术,强调用户搜索体验,提供智能化和个性化搜索服务,展现完美搜索结果。总体来看,中搜以八年个性化搜索技术积淀为基础,着眼未来推出第三代搜索引擎产品,这正是对搜索引擎市场的快速反应。

  目前,搜索引擎市场已经对中搜开放式搜索引擎做出了回应。2012年5月上旬,远在大洋彼岸的谷歌正式推出Knowledge Graph知识图谱功能,这种搜索方式不是提供传统搜索关键字词匹配的页面,而是提供与词汇所描述的“实体”或概念匹配的页面。6月下旬,国内搜索巨头百度披露,其正在研发一项名为“跨领域推荐”的搜索技术,能够跨越平台、产品的局限。不过和第三代搜索引擎相比,谷歌、百度都在推出时间上比中搜慢了至少半年,并且这两家的新搜索技术都处于研发测试阶段,谷歌在英文版测试阶段,百度仍处于研发前期,都未能形成最终的产品。

  此时,距离中搜第三代搜索引擎上市已经将近一年时间,在搜索概念、市场普及、产品更新、用户反馈等方面,中搜些许超越百度、谷歌等传统搜索巨头。

  中搜CEO陈沛先生在采访中给出这样的回答,“中搜是一家有信仰的互联网公司,我们相信信仰的力量”。答案简洁精练,流露着一种力量和自信,想必这也是中搜面对质疑者最简洁和最有力的回答,一句中的。

  了解国内搜索行业历史的人都知道,陈沛是国内搜索引擎行业的先行者和开创者,中搜在早期搜索行业有过辉煌的历史。由于一些因素,中搜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专注于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并提供行业垂直搜索服务,因此,中搜更多是以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提供商的形象被大家所熟悉。然而,陈沛并未放弃搜索引擎的梦想,并由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闭关修炼”。在第三代搜索上市后的多个场合,陈沛也多次讲述这段历史,正是由于这段沉淀积累,以及成百上千次的失败,中搜才有第三代搜素的问世。

  如果说信仰的力量和八年沉淀是中搜转型的第一步,那创新搜索技术和模式就是中搜制胜的有力武器,陈沛将这种创新称之为颠覆性创新。在搜索技术方面,第三代搜索引擎面向用户开放技术后台,将人工智慧和搜索技术结合起来,共同完善搜索结果内容,从而达到更加个性化的结果展现。搜索结果展示方式是中搜最明显的创新,第三代搜索采用综合门户的展示形式,用户在一个搜索结果页上就可以看到资讯、视频、网站、图片、微博等不同的版块内容。

来源:比特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