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移动的起承转合 物联网产业之路有多难?


时间:2012-05-08





移动与物联网的起承转合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邬贺铨详细讲解了IOT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指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是以服务为中心,以云计算为准入基础,而现在又过渡到以应用为中心,以互联网作为准入基础的阶段,可以看出未来发展是以"物"为中心。



邬贺铨院士认为,从未来网络看物联网,物联网将具备服务感知、数据感知、环境感知的能力,进一步还将拥有社会与经济的感知的能力,把物联网跟社会和经济发展关联在一起,全面推进物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结合将掀起网络技术和业务运用的新浪潮,他们应该联系在一起来看。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在数字化、IP无化、宽带化、移动化、智能化、云化、社交化、泛在化等方面有相似的发展规律。



当前,"云计算化"也是很好的话题,三十年前是数据库,二十年前是数字中心,十年前我们开始谈云计算,现在我们讨论云服务。在未来是什么,我现在也说不准。



此外,还有社交化。十年前我们就基于PC,而且是基于文字的社交网络。现在我们是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交网络,而且有照片。未来十年可以是基于视频的社交。



关于泛在化,二十年前提出物品要标志,十年前希望物品联网,现在我们希望通过联网的物品基于感知实现之智能分析和决策。



关于数字化,以阐述系统来说,八十年代第一代传输系统是模拟的,自从光纤发明以后,是数字的GDM,我们把光纤进一步提高容量,可以看到光通信更好。移动通信九十年代第二代移动通信广泛的应用,进入了数字化的过程。现在有3G。数字化与物联网,物联网产生的数据我们将来也要数字和可视化,提供应用产品。关于移动中心网的问题,我们原来用电路召唤的方式支持网上电话,到了LTE以后,我们用分组的技术传输,全IP化。物联网也往IP化上走。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化也相当快,今年国家已经颁布国内超高局域网的标准。宽带化跟物联网有很大的关系。关于移动化的问题,我们从移动1.0过度到移动2.0,关键是用户体验。手机是一个多功能的物联网的节点,我们看到整个移动世界的发展。我们拿个手机拍一个销售房子的广告,拍了以后,很快就可以传一个房子的平面布局,房子的平面图,房子装修以后的形象。因此房地产供应商可以把这些传到你的手机上。



移动化与物联网有很大的关系。这是美国的一个装置,实现了河流的生态环境的监测,这种传感器是在移动过程中的。另外智能交通,判断路上交通状况、车流情况、方向等等。过去我们说人在网络中,现在网络也在人之中,这里随着人的移动,整个网络都在移动。



物联网成未来网络发展重要特征



关于智能化,可以看到我们的网络,过去上网1.0,网民看到的是网站的信息,微博出现以后,进入了2.0我们看信息是很多网民推上去的。物联网的出现很多来源于传感器,这些并不是人送出来的信息,对于它的理解需要理论基础。希望网络更多的提供智能,比如上搜索引擎,如果在百度,打一个"成龙",肯定有上千条指令,我们要一条一条看才能找到自己的信息,我们可以网络帮我们做分析归纳的工作。这里以前上网搜索引擎给我们推荐的是成堆的参考书,未来是给我们提供地是答案,未来希望网络做一个职能的分析处理工作。



现在手机的功能大大增强,一年一个样子,未来也就说我们的手机上面有光纤传感器,白天会怎么样,晚上手机会自动发亮,如果老花眼,靠近手机会自动把字变大。还有如果你摔跤的话,可以自动发到医院,这里有一个自动定位的功能。去年智能手机占到手机销量的三分之一,智能电视去年已经占到电视机销量的27%,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关于"云化"方面,基于"端"的应用模式从与终端操作系统,绑定的应用程序商店下载到移动终端上执行。但因内存有限,终端难以保留多个App。基于"云"的应用模式,专为手机开发。云端可识别客户的移动手机屏幕分辨率及页面。iPhone4S结合在云计算后台的语言识别和合成功能,开拓了稚嫩的语言搜索业务。



关于社交化,现在年轻人使用的系统,我们基于手机、图片、照片,未来基于视频,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目前有2.6亿微博用户里有34%的微博得一是在手机端发出的,QQ上发的信息也是有一半来自手机平台。社交网站对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利益分享,也可以达到传播和宣传的作用。使用来自传感器信息的予以标识,连接起共享活动和共享感兴趣的人们,人们将自己所处环境感知的信息筏道社交网络上传给好友。这是Goole公司开发的眼镜,通过这个眼镜看到的东西,可以传到网上。另外,通过语言可以发送短信,并且知道发送信息的位置。泛在化更好的表现在物联网上,物联网是一个很好的泛在化的表现。放在传感器是现有的物理网上构造的。



从未来网络看物联网,物联网将具备服务感知,数据感知,环境感知的能力,进一步还将拥有社会与经济的感知的能力,把物联网跟社会和经济发展关联在一起,全面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最后,邬贺铨院士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不断深化的过程。物联网是互联网应用的拓展,是信息化的新发展,物联网将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特征,未来网络将扩展感知范围的领域。信息通信技术助力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相伴而行。

来源:21IC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