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间博物馆纳入公共文化事业布局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思辉    时间:2017-05-24





  据媒体报道,日前,位于陕西西安的大唐西市博物馆正式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是我国首个获此称号的民营博物馆。


  博物馆是人们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文化殿堂。驻足凝视一排排文物的过程,就是一个与历史文化对话的过程。博物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文物收藏家,但真正开启博物馆历史的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张謇1905年创办我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让博物馆从私家密室的“贵族玩物”变成面向大众的公共窗口。可见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最初就是从民间博物馆起步的。


  时至今日,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超过4600家,其中民间博物馆超过1000家,博物馆数量和规模都有长足的发展。但也要看到,目前我们的博物馆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5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而在我国,平均约每30万人才能拥有一座博物馆。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对博物馆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除了加大力度建设公立博物馆外,进一步扶持民间博物馆也应是题中之义。民间博物馆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不足的一种重要补充和积极分担,不能把民间博物馆排除在整个博物馆乃至公共文化事业之外。


  相对于公立博物馆,民间博物馆从展品收集到场地租赁,从运营资金到人力投入基本上都要靠自筹,压力不小。这客观上导致相当一部分民间博物馆资金不充足、功能不完善、运行状况不佳。一些前期办得不错的民间博物馆甚至因为资金不济,逐渐走向衰落。有的民间博物馆则变成买卖藏品的交易场所,还有的甚至展示赝品欺骗和误导观众……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越做越好,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令人精神一振。这说明只要运营得当,民间博物馆也会大有出路。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事业不只是政府的事,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去年国务院公布的《博物馆条例》就明确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设立博物馆。对民间博物馆既要给予宽松环境,也不能任其自生自灭。一方面,要引导它们像一些优秀博物馆那样,吸引企业支持,拓展旅游收入,增强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也应把民间博物馆纳入整体布局,完善审批、监管、扶持机制,淘汰名不副实的博物馆,支持有价值的博物馆,让越来越多有价值的民间博物馆摆脱自生自灭的境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轨,给人们更多抚摸历史的去处。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文物“十三五”规划出台 打造50个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牌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正式发布实施,这是全面推进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物合理利用越来越...
    2017-03-21
  • 我国将建设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开发建设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以便更好地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中国传统村落,与村落互动,共同参与村落的保护发展。
    2017-04-14
  • “国际博物馆日”催热博物馆游

    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设在北京,共计划开展102项主题活动,其中包括47项展览、13项讲座、42项活动。此外,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也纷纷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特别活动,带领游客在历史长河中徜徉。
    2017-05-16
  • 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成立

    2017年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和“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3个组织共同发起的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成立仪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2017-05-19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