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物流业应紧跟制造业


时间:2011-05-24





  5月以来,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重磅推出《中国物流顽症》系列报道,列举国内物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时间,物流行业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东莞是世界工厂,物流业关系到企业生存和产品价格变化。本篇报道紧跟央视步伐,以东莞为主角,梳理东莞物流业存在的三大顽症,并问诊有关专家,以飨读者。

  顽症一 “小鬼”当家

  热火朝天的东莞物流业难避尴尬现状。徐新华,东莞物流行业协会秘书长,在他的眼里,东莞物流业多年下来,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巨婴”。

  “按理说,东莞制造业这么发达,物流产业的盘子应该很大。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小打小闹,完全感受不到‘大产业’的氛围。”

  徐新华多少有点无奈,在“小鬼当家”的大环境下,物流行业协会本身的运作都显得很困难。“说服这些小企业入会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尽管会员年费在东莞所有行业协会中算是非常低的了。”

  对于第二产业如此重要的物流业,在东莞却发展得有些畸形,与东莞制造名城的地位相距甚远。据东莞理工学院提供的数据表明,东莞目前已注册物流企业近2000家,而加上没有注册的“黑户”,从事物流个体差不多10000多家。

  另据国外研究机构对国内物流业的评估,中国物流业的产值大约占GDP两成。按照国内平均水平,2009年东莞GDP为3763.26亿元,则东莞物流产值应该为752亿元,然而事实上,东莞物流业的产值远低于这个数字。

  另一个更值得玩味的数据在于,日前国家有关部委评选中国50大物流企业时,排名第50的物流企业年营业额为6亿元左右。而拥有如此巨大物流企业数量,并拥有巨大物流市场的东莞,却遭遇“零上榜”尴尬。

  数据背后,是东莞物流行业市场蛋糕被切得七零八碎的现状。

  专家支招 物流运作要“大兵团作战”

  徐亚华(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副司长):目前,国有汽车运输企业规模小,过于分散,经营结构雷同,经营范围相近,整个行业缺少对市场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这是当前汽车运输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但是物流运作本身要求一定的经济规模,要求“大兵团作战”,因此,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外一批大型、超大型运输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如欧洲排名前九位的超级运输企业,其年营业额都在10亿英镑以上约合人民币120亿元。在北美、澳大利亚也都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很高的超级运输企业。

  因为只有这些大型、超大型企业才能聚集起雄厚的资金、才有实力采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为物流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可靠和经济合理的运输保障。欧美模式值得借鉴。

  顽症二 带头大哥缺失

  南方物流,东莞最大公路运输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需求量极大的东莞,南方物流却连全国50强都没能进入。

  “缺乏带头大哥,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跟东莞的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东莞制造业发达,但总部少,总部往往在国外、香港或者其他大城市,这些总部才有资格决定物流商的归属。大型外资企业倾向于选择具有外资背景的物流企业,而小型的制造企业则被一个个没太大实力的本土小物流企业抢得市场。”对此,罗余才有点无奈。

  不仅如此,大型制造企业自办物流也使得物流业的市场蛋糕被瓜分。据了解,仅玖龙纸业一例,便有自己的运货大卡车超过400台,俨然已成为一个大型物流公司,远超过东莞所有物流公司的个体规模。而类似玖龙这样自办物流的制造企业,还有很多。

  虽然东莞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并会着力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培育东莞物流业巨头。然而,罗余才指出,兼并重组在现在的东莞物流业,实施起来并不现实。“本身就没有大企业,究竟是谁兼并谁,谁吞并谁?除非外来大资金重新进入行业,否则很难在既有的企业之中进行兼并。”

  专家支招 根据市场发育情况培养龙头企业

  徐亚华: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而道路运输又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所以,企业能不能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归根到底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虽然从政策导向上讲,应当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但从长远看,来自于市场的竞争压力是推动企业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最有效的力量。

  道路运输企业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但并不一定要复制出一个像美国灰狗公司那样的全国性的超大企业,而是要根据市场的发育情况和各方面条件的具备程度来培育具有东莞特色的龙头企业。

  顽症三 市场被外来者鲸吞

  小鬼当家只是“家丑”,而东莞物流市场蛋糕却被外来者鲸吞则让东莞业界颇无颜面,而鲸吞东莞市场物流蛋糕的,主要是来自深圳、广州和香港的物流企业。

  按照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授罗余才的看法,东莞的物流市场蛋糕已经非常明显。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外来物流企业占有市场最大部分,估计可达80%左右;第二部分是东莞本土物流企业所接的小企业订单;第三部分则为制造企业自建物流。

  东莞物流市场份额,竟然被夸张地鲸吞了80%。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于,这部分被吞噬的市场,并没有被计算在东莞的物流产值里面。也就是说,这么大货运量,根本没通过东莞便达成了交易。

  专家支招 物流企业应主动与制造企业对接

  马增荣(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副秘书长):东莞物流业如果做好以下三点,主动与制造业对接,将不用过于担心周边城市物流业的强大。

  第一点是外包,制造企业将物流外包。作为一个生产企业,它在生产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决定在三个方面:研发;生产加工;市场。但是一个生产企业生产过程的完成绝对不止三个方面,还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仓储和运输。这些环节就可以让更专业的领域去做,它可以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更关键的点上。

  第二点是整合,物流业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整合,只有整合才能降低物流的成本,增加效益。如果是生产企业自己去做物流,就无法整合别人的资源。但是,作为物流企业来讲,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它能更好的整合资源,而且运输工具和管理方式都是专业化的。物流企业通过专业的服务,跟其他更多的企业去建立一种资源整合的关系,来实现运输的满载。

  第三点是信息化,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物流企业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大,对及时性、快捷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管是制造企业还是物流企业,信息化有助于优化物流流程,实现快捷准时。信息化要求制造企业在供应和销售终端必须和物流接口,一旦接上口以后,信息系统嫁接到一起,就很难切开。运营中出现良性发展的时候,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合作一旦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就像结了婚的两口子,碰到问题之后只有互相帮助解决,因为采取极端的方式会造成双方不小的损失。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