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推动“长江发展战略” 实施江海联运


时间:2011-05-10





5月6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戌源对记者表示,2010年上海港运行质量有显著提高,主要经济运行指标达到世界主要同类港口经济指标。去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成为世界第一,上海港每月有2300个航班往返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航运服务体系包括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航运综合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据悉,2011年一季度上海港经营数据显示,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2%。陈戌源表示,今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蝉联世界第一。

打通区域合作的“拦门沙”

长江口航道整治工程是一项国家重点工程,三期工程全面完工后,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将开通,5万吨级海船可以直达南京,并带动整个长江黄金水道效益逐步提升,对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陈戌源表示,上海港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动“长江发展战略”,这个战略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是港口应该为整个区域的发展提供保障。上海港处在沿海和长江的最好地理位置,应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长江流域。二是长江战略实施后,港口完整的物流链服务,对于降低成本、提高航运效益会起到重要作用。“长江发展战略”要想顺利实施,就需要通江达海的江海联运。

陈戌源表示,江海联运能极大地提高航运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因此,上海港一方面推进江海联运标准化的实施,另一方面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推进江海联运的发展。同时还鼓励航运公司把长江业务做到江海直达,减少转运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目前,以长江为依托,以上海港为中心的江海联运已经成为长江中上游省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利用12年的时间打通了制约通航的“拦门沙”,让大型船舶可以通畅进出上海港。航道基础设施的改善,给上海港乃至长三角地区港口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然而,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还需要区域间加强合作,打通信息交流的“拦门沙”。

陈戌源指出,要想加快江海联运,首先要实现长江船舶与海运船舶标准的统一,使长江航运的船舶达到海运的要求,其次要加快信息化创新,加强起运港和目的港之间的信息联系,提高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提升长江航道等级。同时要加快长江航运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区域合作,整合长江沿线物流信息,促进整个长江航运效益的发挥。

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虽然2010年上海整个港口的运行质量有显著提高,但上海港无论是集疏运体系的打造、发展航运金融服务等方面,离“强港”的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

对此,陈戌源建议,“十二五”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从三个方面加强。

首先,在政策层面上进一步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港主要由两大港区组成,上海洋山港保税港区和外高桥保税港区。洋山港保税港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保税港区,规模在世界上屈指可数,但国家缺少相关政策支持。如果国家在政策设计上把洋山港区作为“关外”,类似香港模式来发展,定能进一步提升洋山港的国际地位。

其次,“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落实航运中心两大体系建设,即集疏运体系建设和航运服务体系建设。集疏运体系能解决经济货物的流通问题,服务体系能解决航运中心的质量问题。目前,上海港的接送运方式主要是公路、水路、铁路,但是各成体系,希望通过进一步提升集疏运方式的综合利用,把这些资源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做进一步整合;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吸引和培育航运要素。

最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与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

“深水深用”长江口深水航道

去年3月,12.5米长江口深水航道试通航。今年4月,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深水航道正式对外宣布通航,罗泾和外高桥港区支线航道水域分别加深到11.5米和12米,可供12000标箱的大型集装箱船舶通行。

长江口南岸的外高桥和罗泾港区作为上海港的主体港区,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最直接的收益港区之一。该航道的开通,一改此前由于港区码头前沿停泊水域与深水航道之间的支航道水深相对较浅,而出现的大船能进港但不能靠岸的现象,充分利用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通航条件和码头靠泊条件,有助于外高桥和罗泾港区乃至上海港的发展。

陈戌源表示,目前靠泊外高桥港区的第四、第五代集装箱船可增加100个标准重箱,凭借长江口潮位的最大利用优势,可以确保5000标准箱的第五代集装箱船乘潮满载靠泊外高桥港区。这将更好地满足船公司在上海港扩大舱位、增加配载和船型升级的需要,实现“深水深用”长江口深水航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