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港起航开启成都经济区“水门”


时间:2011-01-14





一小铲一小铲的奠基土,承载着成都经济区3000万人通江达海的梦想。

“十二五”伊始,2011年1月12日,乐山港开建。3年后,随着乐山港一期工程建成和岷江航电工程综合开发的完成,3000吨级船队将满载着成都平原的大宗物流、人流,顺江而下,直达上海。

成都经济区交通枢纽“五行缺水”的日子成为历史,四川发展临港产业群有了依托。

补齐“长江效应”的短板

从川西高原奔腾而下,一路走来,滚滚岷江水历来是四川进出长江的重要通道。在古代,原木、茶叶等顺江而下;在现代社会,是四川重装设备进出川的水运通道。

然而,这条长江径流量最大的支流,却是四川唯一未开发的高等级航道。从乐山大佛到上海港3020公里的航程,唯独乐山至宜宾段162公里“梗阻”:岷江江面宽、丰枯水量变化大,枯水期仅能通行200吨以下船舶,乐山水运货物年吞吐能力长期徘徊在百万吨以下。

这让乐山,这一地处成都、川南、攀西三大经济区结合部重要经济走廊和物流节点的 “金字招牌”黯然失色。

反观下游,宜宾和泸州港却已经尝到了“长江效应”的甜头:经过建设后,航道提升至三级,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均在50万标箱以上,城市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跃上新台阶。

在国内,为节省综合运输成本,各地竞相发展水运。四川境内长江水运的最后一块“短板”必须要补齐了。2009年3月2日,省政府第27次常务会原则通过 《岷江干流(乐山—宜宾段)航电规划报告》;2009年10月13日,《乐山港总体规划》经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

《规划》指出,“乐山港将成为成都经济区实现陆水对接、通江达海最理想的港口和四川省大件运输通道上不可替代的重要节点。”

这样,沿长江地域,将形成乐山、宜宾、泸州港口群,三港齐发,“长江效应”得以完全发挥。

叩开成都经济区“水门”

“通过乐山港的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将向四川腹地延伸162公里。”乐山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刘忠福表示,乐山港近期的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达140万标箱,远期可达300万。

“大件路、乐山港、岷江航道是东汽重装设备出海的生命线。”开工动员大会上,东方电气集团副总黄伟深有感触。

作为西部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成都经济区的铁路、航空、公路运输都十分活跃,唯独缺乏水运,“五行缺水”,使得综合运输成本的“节能减排”空间十分有限。

不过,在过去,成都经济区的企业出海并非都如东汽一样选择乐山“硬上”。记者了解到,每年从乐山水上出川的重装设备约2万吨,还不到成都经济区大件货物外运的1%,他们都去了泸州港、重庆港,而成都到泸州港的距离比到乐山港多了整整200公里。

舍近求远,情非得已。对乐山进出海的艰难,省交通运输厅港务局副局长伍岗深有体会。近4个月,我省共运输大件63台套,累计重量达17812吨。岷江宜宾至乐山162公里航道,是水上最为艰难的路段,动用了4条钢耙船在前面疏浚航道,增加了3条拖轮助航;同时,还协调上游瀑布沟、龚嘴等电站两次放水助航。走得慢的一次,162公里航程,走了一个多月。

要打通成都经济区的“水门”,岷江航道改造工程也十分重要。通过四级航电工程开发后,岷江航道的通行能力与长江宜宾到泸州段同为三级,长年通行1000吨级船队,丰水期则为3000吨级。这个工作也将在今年开工,预计2014年与乐山港一期建设同步完成。

此外,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种运输方式将在乐山港汇接,实现“货运无缝衔接”和“旅客零换乘”,成都经济区由此通江达海,叩开水运命门。

临港产业群呼之欲出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走过了由港口而工业园,由工业园而城市格局的路子,港口建设必将带动当地产业、城市的发展,最终推动地方经济飞跃。

从地图上来看,由西向东,乐山港、泸州港、宜宾港沿着滚滚江水方向一字排开,开辟出四川水上出川大通道。利用水运枢纽,发展通道经济,沿长江临港产业群可望成为四川发展重要的增长极。

2010年12月30日,宜宾港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宜宾就公布了打造临港产业园的计划,到2015年,临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到2020年,临港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在泸州,泸州港利用其先发优势,已经形成了5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临江白酒产业园区已投产。

而刚刚起步建设的乐山港,将实施岷江流域整体开发战略,大力发展临港经济,规划了面积38平方公里的临港经济区,其中港口经济区规划15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园区23平方公里。可直接增加地方GDP约5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3万个,间接带动相关产业约250亿元,可为临港经济及经济腹地提供约3000亿元产品的运输中转服务。

不过,同饮一江水,三港相互之间的距离均在150公里左右,各自的主要客源市场都是成都经济区,各自都有打造四川第一大港的雄心和信心。“蛋糕”怎么分?乐山、宜宾、泸州三港如何创新竞合,也许是四川临港产业群发展壮大必须研究的“课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