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施压,国家电网加码治理“弃风”顽疾


作者:王璐    时间:2013-10-30





  在能源局接连发文施压下,电网推进风电并网消纳的力度正在不断加码。

  在28日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促进风电消纳新闻发布会上,《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通过加快电网建设、加强风电优先调度等措施 ,2013年1至9月,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风电累计利用小时数1514小时,同比增加130小时。

  不过风电并网消纳情况的好转,并未让国家能源局实现2到3年解决“弃风”问题的目标变轻松。“这个目标实现不是不可能,但压力很大。”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认为,规划滞后、审批缓慢、市场机制缺乏是主要障碍,呼吁尽快解决。

  在前五年保持了百分之百的增长速度后,2012年年底我国风电装机达到了7500万千瓦,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与此同时,弃风限电的问题也是愈演愈烈。弃风主要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让风电上网,只能让风机停止发电。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度,比2011年整整翻了一倍,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华北地区。按现在1千克标准煤发3度电的水平,200亿度电等于670万吨煤,相当于超过100亿元的经济效益,至少可以创造2000亿元产值。

  这让国家能源局不得不连发数份文件,要求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弃风比较严重地区的电网企业将被约谈。近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更是公开承诺,力争用2到3年时间基本解决弃风限电问题。

  “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积极促进风电消纳,首先就是加快电网建设,提高风电外送能力,同时加强风电优先调度。其次,就是积极推动风电供暖,在经营地区全面启动电采暖等电能替代工作,增加风电在能源消费端的利用。”张正陵在会上介绍说。

  例如,今年建成投产的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使得甘肃风电基地酒泉消纳能力从260万千瓦提高到420万千瓦;目前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已经取得路条,建成后新增风电送出能力800万千瓦。而今年以来东北地区通过调度,使得多省互济消纳风电,全网共因此增加风电上网电量约6亿千瓦时左右。

  由于多管齐下,2013年1至9月,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保持平稳增长,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风电新增容量790万千瓦。与此同时,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风电发电量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较风电并网容量增速高16个百分点。

  但今年真正的考验还远未结束。“历来冬季都是风电消纳最困难的时候,风电大发期、火电供热期和水电枯水期‘三碰头’,而我国的电源结构又极其不合理,火电占到95%,留给风电的负荷根本不够。”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明节解释说。

  而更让国家电网有压力的是,根据国家风电发展规划,2015年我国风电规模将达到1亿千瓦,2020年达到2亿千瓦,其中80%集中在河北、蒙东、蒙西、吉林、甘肃、山东、江苏、新疆和黑龙江等九大风电基地。按照能源局的目标,这些风电都要上网消纳。

  “从局部看,‘三北’风电比重已达到20%的较高水平,但从全国看,目前风电占电源装机的比重只有6%,从电网公司的角度,就是要加快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和调峰电源建设,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张正陵介绍说,九大风电基地的输电方案已经全部制定完成,上报到国家能源局。

  他坦言,能源局2到3年解决弃风限电问题的目标实现不是不可能,但障碍重重,压力很大。当前电网建设的前期工作严重滞后,风电等能源产业的十二五规划都已发布,但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直到现在还没有出台,具体通道项目的审批也迟迟难以落实。他呼吁尽快批复上报的规划,加快核准速度。更重要的是,当前的风电应该从计划走向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使得风电各环节的参与方都有积极性。(记者 王璐)

来源: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