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频频刁难中国企业,频开罚单两头不讨好


作者:罗兰    时间:2013-04-02





最近,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贸易保护行为日益频繁,花样一再翻新。欧洲方面,继续不断对华光伏产品挥舞“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大棒;美国方面,一再制裁限制中国企业:日前,美国法院判定华北制药及其子公司涉嫌价格操纵,并开出首张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垄断罚单,金额高达约10亿元人民币;紧随其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又签署了一项政府经费法案,将禁止美国联邦政府采购由中国政府资助的实体企业所生产的技术设备。专家指出,欧美为保护自身利益频频挤压中国企业生存空间,其结果是损人不利己。面对欧美的制裁,中方将积极进行应诉和反制。

挤压中企生存空间

“欧美最近连续对华制裁的案例虽然背景不同,制裁方式不同,对企业的损害不同,但有其共同的原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一是中国成为贸易大国后,树大招风,在前进道路上不时会碰到各种障碍。二是在世界经济不景气背景下,欧美国家为保护自己企业和产业的利益,逐渐从主张自由贸易向贸易保护主义转化。

逐渐长大成熟的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时,恰逢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之风日渐弥漫,因此,屡屡遭受不公平待遇。

以华北制药案为例,该案始于2005年,两家美国公司指控四家中国VC生产企业合谋操纵价格,当时除华北制药外,其他3家企业均已在庭外和解。最近,在美国对华北制药开出反垄断罚单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美法院的审理结果是不公正和不恰当的,商务部将支持中国企业维权。

白明指出,“双反”是欧美对我们实施贸易保护的老招数,垄断是新招数。中国企业的产品价格低了,他们说是倾销,价格高了说是垄断,他们这样做是从上下挤压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从欧盟来讲,他们也想扶植自己的光伏企业。

结果是损人不利己

欧美变着花样挤压中国企业,其结果只能是损人不利己。

今年6月初,欧盟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案做出初裁。如果判中国输,中方将损失很大。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副部长崇泉表示,此次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案无论从涉案金额、产业类型还是从影响面看,都是前所未有的。首先是涉案金额大,据初步测算,光伏电池产品涉及中国企业200多亿美元的出口,占2012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的70%以上。其次,该案影响的是清洁能源这一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严重影响了我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该案涉及中国光伏产业的大量就业,初步统计将影响超过40万的就业人口。

欧盟折腾一番,对自己而言是“丢了西瓜捡到芝麻”,因小失大。欧盟平价太阳能联盟AFASE发言人认为,对华双反将对欧盟大多数光伏企业的盈利和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一影响包括就业、拖延平价上网实现的步伐、市场萎缩等。

AFASE支持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施加惩罚性关税会在欧盟新增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但远远不足以平衡流失的工作岗位。若在2013年开始征收惩罚性关税,在三种不同关税情景下的结果是,没有新增工作岗位;新增1.5万个,同时失去21.47万个;新增4.1万个,同时失去23.48万个。另外,在35%的惩罚性关税下,欧洲光伏企业将损失一半的市场订单。

要让制裁付出代价

面对欧美国家连续不断的打压,中国方面决定积极应对。华北制药已发表声明称,此次判决严重违背了庭审所展现的事实,对公司的名誉和其他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对此判决结果公司坚决予以反对。就美国禁止采购中国IT产品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应称,有关法案以网络安全为借口,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这无助于中美双方的互信,也对两国经贸关系造成干扰。

对于欧盟的判决,崇泉表示,欧盟正在进行的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仍在调查程序之中,中方各项应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方始终不会中止和放弃与欧方通过磋商解决争端的努力。一旦发现欧方在调查中有任何不符合WTO之处,中方将及时开展政府交涉并保留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的权利。崇泉称,光伏产业涉及中方重大利益,呼吁通过磋商解决问题,如果欧方一意孤行,坚持对该产品设限,并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中国政府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欧美为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会随时对中国企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此,我们要表明自己的态度,积极采取应诉和反制措施,让他们在采取‘双反’前有所顾忌,要让他们知道制裁中国企业后会付出多大的成本,将产生什么严重后果”,白明表示,总之,不能让他们在制裁中国企业后无任何代价。(罗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