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库存创4年新低属误读,金九银十只是传说


时间:2012-09-13





近日,有媒体称,北京住宅库存创下近四年新低。但是据中国房地产报调查,北京楼市库存量从12万多套迅速降至7.7万套,不仅仅是市场消化的结果,还有人为的因素。

  报道称,今年3月份,北京市住建委对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库存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去掉了无效以及重复登记的商品房存量。在清减3.3万套的无效房源后,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对外公示的可售住房由12.4万套迅速下降为9.1万套,其中可售期房6.7万套,可售现房2.4万套。

  这个变化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上半年的楼市成交量大增,极易造成恐慌性购房。一位业内人士称。

  对北京的住宅库存情况,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库存量应动态看待,今年库存创新低属于“变相误读”。他表示,库存量并不是一个静态数字,而是一个动态的数字。在市场不断签约成交的同时,新开盘待售的楼盘也在不断增加。“3月份住建委清理后,9.1万套的库存。现在的数据室7.7万套,也就是说,5个月的时间,消耗的原库存仅为1.4万套,这个数字反而可以说明今年的库存消耗量并不大。照这个速度计算,再加上新开盘的住宅,后4个月库存压力依然很大。”

  胡景晖分析称,今年北京楼市的“黄金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后面4个月的成交量会趋于平稳,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上涨,加之国家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使用,这些对去库存都是不利因素。因此,“库存创新低”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库存压力变小”更是开发商的“一厢情愿”,属于“变相误读”。

  传统的“金九银十”即将到来,对此,胡景晖表示,“金九银十”只是一个传说,缺乏理论依据。

  而那些期望在“金九银十”涨价的房地产商可能也要失望。报道称,在经过5、6月的销售旺季之后,楼市在7、8月迎来相对淡季,20多家房企7月销售额总量下降近三成。以上种种数据表明,开发商库存压力依然很大。

  对此,胡景晖认为,“降价跑量”才是开发商首选策略,面对巨大的库存压力和资金链的困局,后4个月的盲目涨价或许只是开放商的“一厢情愿”。

来源:财经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