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成分复杂成本难算,价格调整今年尚无时间表


作者:侯睿之    时间:2012-05-18





5月12-13日在北京举行的“2012首届中医药发展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处处长宋大才表示,到目前为止,中药品种的价格调整还没有列入今年的工作规划,我们要结合中药生产的特点,研究一个有别于化学药的调整方法。

  宋大才称,目前正在研究启动中药品种优质优价政策,年内应该会有一个可操作的办法。对于因为正常生产和需求引起的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并有持续上涨趋势的中药品种,正在研究如何适时提高最高零售价的政策。同时,还将通过基本药物统一定价,保证多家企业生产的中药品种能够安全有效、及时生产和供应。

  中药品种定价规则制定困难

  国药控股项目经理鲁振旺对南都记者表示,现在基本药物已经执行了限价,但是由于中药品种太多太杂,而且复方品种比较多,很难界定,所以中药品种的药品定价规则还没有制定完成。

  鲁振旺认为,中药品种的定价规则制定困难的关键是界定难,而且原材料成本估算也难,基本药物价格制定过程中,发改委是可以统计成本价格的,但是中药受中药材的影响,比如灵芝,各产地的价格也不同,到底是用什么等级的药材,不同中药品种不同药厂会采取不同的策略。

  中药材价格仍然处于高位

  中药的价格调整,关键在于作为原材料的中药材价格的稳定。某中药材信息网研究员对记者透露,中药材涨价潮始于2009年下半年,当时恶劣的气候条件造成了中药材大幅减产,部分地区甚至绝收;另一方面,需求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其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日趋升高等因素,为涨价做了铺垫。游资炒作及恶意囤货,则造成中药材价格的新一轮暴涨,有些品种的中药材如太子参的价格,甚至上涨10倍以上。

  至2010年全年,我国市场上537种中药材有84%涨价,平均涨幅达109%,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其中近三成涨幅超过一半,有6%的品种涨幅超过181%,2%的品种涨幅超过300%。其中,冬虫夏草贵比黄金,太子参、三七、金银花、党参的涨幅也创下新高。2011年虽经过政府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涨价潮有所遏制,但全年来看,中药材和中成药价格指数的涨幅仍然高达9 .7%,这证明目前的中药材价格仍然处于高位。

  中药材价格暴涨给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生产企业带来极大压力。由于药品的定价权在发改委手中,生产企业并不能随意调高零售价格,如果中药材价格上涨幅度逼近终端零售价,企业将倍感压力,有些甚至通过停产来减压。

  此外,更严重的是,一些中药材生产企业因无法消化此轮价格的暴涨,在最高药价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不得不铤而走险在原材料方面偷工减料,这不仅将大大影响成药品质,还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指出,目前我国的中医药产业也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转型期”和“不良事件多发期”。在当前低价招标、恶性竞争与劳动力成本、中药材原料成本急剧上涨背景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和假、伪、劣产品事件时有发生,为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市场整治行动长期效果有限

  在去年,发改委曾经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在甘肃等中药材的主要生产地区,对中药材市场进行整治,主要处理游资炒作和囤货,对遏制价格的猛烈上涨起了一定的作用。部分中药材譬如党参,还曾出现一定幅度的价格下跌。

  但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种市场整治行动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在长期,还是得通过某种有效机制,借助市场的作用,以使得价格不会暴涨暴跌。否则单纯靠这种运动式的市场整治行动,长期效果很有限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稳定中药材价格涉及农业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医药专家称,中药的定价问题的根源在于中药材,而要稳定中药材的价格,这实质上相当于是一个农业问题。国家可通过惠农政策,对种植中草药的农户进行补贴,提高药农的种植积极性,通过规模化、基地式种植,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确保市场有充足的中药材供应。

  另外,对于日益减少的野生资源,国家可以出台相应措施,使野生资源得到休养生息、轮换采挖;此外,国家应对用量较大的中药材品种建立中药材储备库,完善国家中药材储备制度,在药贱伤农时及时收购,在药价过高时把储备药材放归市场,调节市场价格。(侯睿之

来源:南方都市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