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基药断供背后:供应链被谁扭曲


作者:钟可芬    时间:2011-11-02





广州陈小姐正为买不到治疗她妈妈高血压的复方利血平片而烦恼。

复方利血平是307种国家基本药物之一。100片/瓶最高零售价8块5毛。实际零售价各地不一。有内蒙古基本药物采购公布的最低中标价1.48元。全国大部分省份中标价在4~5元之间。而100片/瓶的复方利血平片仅生产成本就要2元多。

记者了解到。因原料价格已从去年的178元/公斤飙升至今年的260元/公斤。全国60多家有复方利血平生产批文的厂家。目前只剩下常州制药、新华制药等为数不多的十几家在生产。而高血压患者人群庞大。因此出现了缺药的局面。

何处买低于10元的基药?

不仅是复方利血平。断供的廉价基药越来越多。前阵心脏外科手术用药“鱼精蛋白”短缺事件沸沸扬扬。有媒体报道称。鱼精蛋白在药品黑市价格已高达五六百元。是普通医院价格的300倍。

在上海。虹口区一个区级医院院长整理了一份短缺药物名录。共包含24个常用药品种。供应量很不稳定。

四川成都市基药配送企业成都科讯药业一位人士10月中旬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厂家不供货。包括急救药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在内的多种基药产品紧缺。

本报记者向多家有关厂家求证。得到的答复类似:原料价格大幅上升或者原料供应渠道收窄。而中标价格太低甚至低于成本价。企业只能采取短期停产或减产的措施应对。

今年基药招标低价取向在全国蔓延以后。廉价药短缺或断供的情况更为明显。

国内药企最擅长的是。当药价被管制到微利时。便转向开发新的高价产品。对于廉价药半停半开。甚至放弃。不仅仅是药企。在扭曲的医药体制下。包括医院医生在内。整条产业链都在追逐高利润的药品。

绍兴县一家社区医院院长曾告诉本报记者。基层医生对价格低廉的药品不大感兴趣。因为按照目前的基药财政补贴机制。基层医生开贵一些的基药能拿到更多的补贴。因此自然倾向开价格相对高的基药或地方增补品种。

中国医药企业协会副会长牛正乾对记者称。基本药物只有307种。2000多个品规。而且按照国家发改委定价。最高零售价在10元以下的已经占了67%.“物价高企。10块钱能买到什么?这说明基药并不贵。基药降价并不能解决看病贵问题。”

苹果皮充当板蓝根原料?

除了导致部分药品短缺外。低价还将会影响到药品的质量。

今年4月底。因违反药品生产质量规范GMP相关规定。有“普药大王”之称的四川蜀中药业被药监局收回中药车间GMP证书。

当时。业内盛传蜀中药业用苹果皮代替板蓝根作为原料生产板蓝根颗粒。而四川省药监局给出的回应是“生产记录不完整”。

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产品结构以基药为主的蜀中药业。其竞争策略一贯是低价模式。之所以被查。是其在安徽基药招标中以超低价中标露了马脚:假如按当时的原料行情。压根不可能生产出2.35元的板蓝根10×20规格和0.95元的复方丹参片60片规格。

在各地基药中标价屡创新低、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抬头的背景下。负责药品安全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感到了压力。从蜀中药业开始。在业内启动了一次为期半年的基药生产质量大普查。

半年过去。这件曾经轰动一时的丑闻尚未有最终的定论。不过。涉嫌制造假劣药的蜀中药业也已尝到恶果。据川中药企人士反映。蜀中药业中药车间仍未复产。

在业内看来。虽然药价高低与是否造假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但低价更容易滋生假药、劣药。

“许多低价中标的企业都可能存在着类似蜀中药业的问题。”北京某药业研发外包公司总经理程先生告诉本报记者。

石药集团董事长蔡冬晨认为。药品首先要保证安全有效。靠低价取得市场的药品。安全有效两个基本属性很难达到。所以药价虚低比虚高更危险。一是将造成药品行业长期发展不可持续。二是会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现象。潜在更大的质量风险。

目前国内有47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90%以上是销售额5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一定程度上。基药招标的“唯低价是取”。正在为蜀中药业之类生产假劣药牟利的企业制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药企的选择题

在不断暴露的问题面前。基药扩容的光环基本褪去。对于很多曾试图通过基药制度推广实现市场扩张的制药公司而言。2011年注定是个沮丧多过兴奋的年份。

招商证券报告显示。基药制度实施以来。只有一类企业才受益——独家品种进入基药目录的公司。尤以中成药企业为多。

较为讽刺的是。即便同是独家品种进入基药、产品单独定价的老牌中药企业同仁堂。却在去年放弃了部分基药市场。广药白云山对基药市场也是谨慎参与。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科一告诉本报。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加地方增补的。最多也就500多种。在现行的基药招标采购模式下。药企做选择题也正常。

对于基药品种多的企业而言。基药制度的实施确实给了很多大型企业产能释放的机会。如云南白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昆明制药和科伦药业等;但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基药制度推广之后则意味着。公司先前在几个省份运作得好就可以活得滋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去年安徽基药招标之时。因为采用“低价原则”。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等国内大型普药企业接受不了低价而损失惨重。石药集团一位高管告诉本报记者。安徽基药招标石药丢了一个多亿的市场份额。

不过。今年安徽模式全国推广之后。“低价原则”在各省蔓延。眼见着很多市场要保不住。大型企业也按捺不住了。一边叫着药价虚低危害产业。一边也开始了低价中标。

老牌国企华北制药在最近的内蒙古基药招标中。其规格1克的头孢曲松钠以0.82元中标。而在浙江省基药招标中。华北制药这一产品的中标价也仅有0.89元。多个省份的中标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1.40元。

国药控股01099.HK高级研究员干荣富告诉本报。相比中小企业。大企业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市场布局能力都强很多。短期内的利润损失可以通过非基药部分来平衡。长期坚持下去必然能将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挤出基药市场。

并非所有的品牌企业都热衷基药。对同仁堂、白云山A、江中药业等品牌企业而言。不是产品结构丰富、基药只占小部分。就是主渠道在零售药店或二三级医院。基药市场价格低。营销成本高。观望或者放弃。是为该类企业目前的姿态。

一条是坚守。一条是放弃。有没有第三条路?

开发新产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一些企业正朝这方面努力。

来源:米内网 作者:钟可芬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