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神经管畸形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相关


时间:2011-07-21





  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PNAS发表了北京大学科研人员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暴露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相关性的研究论文。神经管畸形是一类严重先天缺陷,包括无脑和脊柱裂等常见亚型,是导致围产儿死亡以及儿童终生残疾的重要原因,社会成本非常高。神经管畸形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很高,但病因尚不明确。虽然有人怀疑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与环境污染因素例如燃煤所致污染有关,但缺乏足够的证据,尤其是污染物暴露的生物标志物水平与神经管畸形发病风险相关的证据。

  该研究分析了80例神经管畸形病例的胎盘中上百种持久性有机物包括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及其代谢产物,作为胎儿子宫内暴露水平的指标,并与50例正常婴儿进行比较,首次发现胎盘中多环芳烃和部分有机氯农药水平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并呈现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值得指出的是,这一相关性在无脑和脊柱裂两种主要亚型中均存在。该研究提出,胎儿母亲对这一类污染物的暴露水平差异以及对污染物的代谢差异很可能是导致这一关联的主要原因。这项研究结果为神经管畸形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神经管畸形的预防、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使用和排放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项研究涉及健康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重点领域,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特点。研究成果是医学部生育健康研究所/卫生部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任爱国教授领导的出生缺陷研究团队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朱彤教授领导的环境与健康研究团队密切合作完成的。

  作为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一,任爱国教授长期从事人口出生缺陷研究,他领导的团队承担了多项关于出生缺陷的国家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在过去十多年间收集了大量的包括神经管畸形在内的出生缺陷病例和健康对照的多种生物样本以及问卷调查资料,为本项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邱兴华博士是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2008年从美国回北京大学工作。他在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支持下,通过建立和优化实验分析方法,实现了同时对胎盘中上百种持久性有机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高灵敏度分析,使得对胎盘内多种有机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成为可能。

  作为论文通讯作者之一,朱彤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有机氯农药大气环境过程的研究人员之一,过去十多年一直致力于推动北京大学本部和医学部在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合作研究和学科建设。于2007年建立的北京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加强了北京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团队建设,承担着多项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国家重点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和美国NIH等经费支持。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