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现CD36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病例


时间:2011-07-19





  广州血液中心临床输血研究所18日向新闻媒体披露,广州在临床输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发现了CD36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例。据悉,这种病例在中国未曾有过报道,世界上第一例报道是在1989年。

  据广州血液中心临床输血研究所主任叶欣介绍,此次病例是6月在广州市某医院给一名白血病患儿输注血小板后发现,患者血小板计数没有增加,仅为30×109/L,远远低于正常值100~300×109/L,出现输注无效的危险病情。

  经过广州市临床输血研究所反复和严格的检测,得出患儿存在着基因突变所致的CD36缺失引起的CD36抗体,从而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结论。要缓解患儿的病情,只能输注相合的血小板才能避免免疫抗体造成的血小板输注无效。于是,临床输血研究所相关人员立即在广州血液中心血小板基因库筛选出两位相合者捐献血小板。所捐献的血小板已输注患儿,其血小板计数增加到了理想的治疗值,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据叶欣介绍,1989年,一名日本女性在输注了HLA白细胞相匹配的血小板后出现输注无效的情况。经过研究分析,发现了血小板上有其它抗原的表达,即CD36抗原,它在血小板表面的表达有一定的缺失率。从此,人们开始对CD36在血小板上的表达展开研究,随后,世界上陆续有由CD36抗原缺失而致使患者体内产生同种抗体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例的报道。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概念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接受足够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增高CCI<5×109/L,临床出血症状未见改善,可诊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据悉,目前有20多种基因突变可导致I型CD36缺失。各国CD36基因突变频率的分布为:高加索人白种人为0.06%,非洲人7-8%,亚洲人—日本/韩国为3-11%,印度尼西亚为4%,中国广州地区健康人群为6-7%。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