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药创制存在三大瓶颈


时间:2010-07-16





  目前国内制药领域最需要引入公平可靠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方正医药研究院院长易崇勤日前接受媒体采访说此番话时,正值方正医药研究院与北京科莱博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凯飞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博时安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就五个新药技术项目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这包括1个一类新药,4个二类新药,总合同成交额为1820万元人民币。

  为进一步保证双方在技术交易后续合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交易安全,方正医药研究院特别委托中国技术交易所为该次技术交易提供鉴证服务。“重大新药创制”对我国新药研发意义重大,而我国新药创制的高速发展第三方平台的介入不可或缺。

  瓶颈1:投入资金不足

  我国新药创制目前面临最主要的挑战是投入不足。一般来说,一项新药的研发至少需要6-8年时间,花费数亿美元,而且研发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在10个点以上,而我国新药研发所用的费用一般只占销售收入的1%或者更少,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另一方面,政府对新药创制投入不足,而且并不能保证投入的及时性。2009年,本来中央安排对“重大新药创制”的投入要达到56亿元,但截止现在,投入的金额只占中央当时承诺金额的30%。

  虽然国内企业在国内进行新药创制的成本远远低于外资企业,表面上看起来具有成本优势,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低成本导致我国对新药的研发只停留在表面上、基础性方面的研发。长远来看,这种“成本优势”对我国新药的研发并没有实质性的利好影响。

  瓶颈2:仿、创比例难把握

  目前技术转让在国外已经十分成熟,很多大型跨国企业的明星产品都是通过收购得来的,例如先灵葆雅收购欧加农,而拜耳收购先灵葆雅,妈富隆、优思明系列明星药物因此成为拜耳囊中之物。而国内企业在技术转让上资金的短缺使得一些企业在技术转让获取资金的同时,失去了部分甚至全部的国际市场。其次是一些技术转让方不能客观地认识其技术的市场价值,对技术的评估具有不充分性,不能正确地决策新药技术在周期培育后市场出现的各种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仿创结合”成了很多国内企业制定的创新策略。仿制和创新相结合,其利处在于充分发挥了国内仿制药的低价优势,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而它的弊端在于限制了短时期内我国新药研发能力的提高。在目前的情况下,“仿创结合”适合现在的国情,但是一定要把“仿”和“创”的比例把握好,在“仿”的同时,一定要在“新”字上做文章。

  瓶颈3:“隐性交易”普遍

  目前国内技术转让大多是采取“隐性交易”的方式进行,缺乏第三方平台的建设。中技所副总裁夏雷指出,这样的交易方式使交易市场存在较严重的信用隐患。

  而对于新药技术转让来说,第三方平台的介入可以让我国“重大新药创制”步入健康、高效的发展轨道。当然,第三方平台也需要基于客观的事实分析,避免对市场的误判;可以借助众多外部资源和经验,调查清楚新药技术项目的背景情况;同时,第三方平台需要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具有专业的数据资料,让技术的出让方和技术的购买方与第三方进行充分的沟通,还必须有专业的人才。只有第三方平台有效地缩短技术出让方和受让方之间的鸿沟,中国的技术转让才能摆脱“隐性交易”的方式。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