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技术转让日渐成医药企业获新产品主要途径


时间:2010-07-15





  7月9日,在第45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下简称新特药会)期间,国际新药技术转移与商业化合作高峰论坛暨项目推介发布洽谈会召开。

  据记者了解,此次新特药会上,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国药励展联合搭建了新药项目推介洽谈平台,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企业、投资机构以及科研机构参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的实施,国内新药技术转让即将迎来井喷。

  在本届新特药会引入技术转让平台之后,大部分参会企业对于技术交易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一方面是跨国企业想投资国内有潜力的产品;另一方面是国外的创新型小企业想把技术卖给中国的企业。

  曼哈顿资本管理咨询公司总裁王进指出,现阶段,中国企业在海外买技术要更加容易。

  中国投融资促进会会长姒亭佑则建议国内企业在投资新药的时候,不要采取一次性买断的方式,要吸取国外分阶段付款的方式。

  常年从事技术引进的默克公司大中华区新药技术产品合作与引进总监胡静珊指出,就目前来看,只有能够满足临床需求,针对大市场的大品种才值得引进。

  据默克公司统计,在新药引进谈判的失败案例中,只有10%是因为价格问题,34%是由于商业因素影响,安全性因素占29%,有效性占27%,从以上数据看,企业在引进新药时最需要考虑的是产品是否与公司的战略相符。

  久逢知己,供方需方热情高

  近年来,技术转让成为医药企业获得新产品的主要途径。王进指出,目前国内外的大公司对技术转让的需求十分强烈,其主要原因是大公司上市后有业绩压力,而提高业绩的主要方式就是推广新产品。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球大部分大型药企的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都比较低,而目前大企业获得的产品中,50%以上是靠外部合作和技术许可获得的,其研发经费中的20%~30%用于购买新技术和新产品。

  据姒亭佑介绍,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好的项目和晚期项目十分稀缺,价格逐年增长。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统计,近年来,大药厂对新药技术的投资越来越早,在2004年,所有技术交易中的64%是购买晚期项目,早期项目只占25%,中期项目占11%;而到了2009年,早期项目的比例已经达到32%,中期项目比例提升为21%,晚期项目下降到47%。

  尽管国际市场对新药的需求强烈,但也不是什么样的新药都能受到青睐。据王进介绍,FDA目前在批准药物时也在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例如在糖尿病和心血管领域,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就非常高,一般这类药物的获批时间相比其他产品都要晚2年。

  除了外资企业对技术转移热情高之外,国内企业也希望买一些新药,以补充自己的产品线。

  一位来自日本的女士对记者表示,在日本,有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想把新药技术卖到中国,也希望能获得中国创投资本的支持。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回答了这位女士的问题,他表示,对于不熟悉中国市场的技术转让方来说,最好通过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这样的第三方平台来交易,以提高交易效率。

  话不投机,卖家买家合拍难

  多年前,创新药物三氧化二砷在国内的技术交易市场上连200万元都卖不了,但是在美国却卖出了20亿美元的高价。由此可见,不是中国没有创新产品,而是缺乏现代化的交易方式。

  王进指出,目前,国内技术交易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国内产品专利很弱,缺乏PCT及全球性保护,在交易时普遍采取买断的方式,很少采用O+M+R模式;另一方面,缺乏有经验的BD。

  从事新药研发投资的姒亭佑指出,有一次他想投资浙江大学的一个创新药物,但是这个产品并没有在美国申请专利,只在国内申请了专利,因此就无法获得全球性保护,即使这个产品很好,也无法投资。由于国外没有专利,这个产品很容易被别人仿制替代。

  胡静珊指出,目前外资企业在寻求新药技术许可的过程中,很少会选择一次性买断,一般都会采取阶段性付款的方式。据记者了解,外企在购买项目时一般会首付30%,这就要求卖家更具有资金管理能力。
姒亭佑指出,这样的方式也是为了实现买家和卖家的风险共担。但是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都很难接受这样的交易方式,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心态与新化合物转化成产品的成功率较低有关。王进指出,目前签约采用O+M+R模式的合约,60%都会失败。


  尽管国内企业对创新药物的热情越来越高,但是仿制药技术交易还是主流,这也是一次性买断为何成为主流交易方式的原因,仿制药的风险毕竟小很多。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交易产品主要是仿制药,年增长率为20%~30%。由于是仿制药,平均交易价格普遍偏低,一般是75万~100万元,很少有针对创新药物的交易。

  一位来自中小企业的代表告诉记者,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如去买一个临床前三类新药,只花费200万元,这样,未来的临床和销售成功率都高一些。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