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药产业由“仿制”走向“创制”


时间:2010-07-14





  建设中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再次升级:位于张江的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的第一个研发平台——新药研发平台日前建成,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六个研究中心喜迁新居,集体入驻新平台。

  2003年,上海药物所搬出位于岳阳路的生命科学研究“象牙塔”,作为国家级新药研究机构的“源头活水”注入张江,成为“药谷”成长的核心动力。自那时起,建立新药研发平台就成了药物所义不容辞要挑起的一副重担。上海药物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说,新药研发平台就像一条从基础研究通往产业化的桥梁,一头支撑科研,一头服务企业,为中国制药产业由“仿制”走向“创制”,由国内走向国际发挥重要作用。

  从落户张江开始,药物所先后建立了国家新药筛选中心、药物设计中心、药效评价中心、药物代谢中心、药物制剂中心、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中药现代化中心等一批研发技术平台,在“药谷”构建起了新药研发技术服务产业链的雏形。

  尽管相当稚嫩,但这条产业链在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5年里,上海药物所的技术平台已经面向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超过50万次,发现活性化合物数千个,对100多个候选新药进行了临床前药效评价。

  由于需求增长迅猛,建成后不久,不少技术平台就因实验室短缺而不得不到处租房子。中国科学院在张江建设浦东科技园的计划,无疑为新药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壮大提供了良机。科技园奠基不到两年,就已新建2万多平方米建筑,为各研究中心提供了宽敞的新居。同时,各研究中心第一次搬进了同一扇门,使新药研发的技术链条真正串联起来,形成整体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新研发平台瞄准国际标准,将为新药的“中国创造”贴上国际标签。在“十一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中,药物所主持承担的综合性大平台包括了14个平台,其理念得到了药学专家的高度评价。该所与国际著名制药集团阿斯利康公司联合建立的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按照国际GLP标准运行,目标是通过欧洲OECD和美国FDA认证,这意味着未来从这个实验室出具的新药安全性评价数据,将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药物代谢中心也已成为我国首个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名单的CRO合同研究组织,受2家企业委托,由药代中心提供临床药ADME机体对药物的处置服务的2种口服降糖药已获得美国FDA批准。

  “新药研发平台的建设,为我国医药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丁健说,“它不仅可以为新药发现和临床前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出新药’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将为企业把新药更快地推向市场提供科技保障。”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