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免费上网,报业生死一线


作者:何辉    时间:2014-01-13





  去年,国内国外,都有不少报社因无法维持经营而“关门”。实际上,这种现象,自2007年以来已频现。2014年伊始,报纸面临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新技术的冲击,更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报业人士纷纷质问,报业的前途究竟如何?要想生存下去,究竟该怎么办?

  窃以为,客观而言,报纸的前途不容乐观。在生存的道路上,报纸最大的挑战者是网络。报纸内容最大的竞争者是网络内容。与网络相比,在介质方面,报纸尽管有一定的优势如易于携带与收藏,但有更多劣势。网络作为介质,其空间几乎无限,其存在几乎不易被损坏。

  既然报纸无法与网络比拼介质的优势,报业就不该死守纸质报纸,而应增加网络形态的介质。未来,NEWSPAPER也许可叫NEWSNET;报业也许可直接称为新闻业。换句话说,纸质报纸有可能消失;但是作为报业的实质——新闻生产——这项专业化的工作却不会消失。

  报业若想保留传统纸质介质并增加网络介质;同时,若想依靠专业新闻生产来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关键在于推动国家与社会承认并保护新闻业所生产的内容的知识产权。网络空间中,数字内容可被无限制复制,且几无复制成本。目前网络空间中大量廉价甚至免费的内容正是来自于报纸。也就是说,报纸所生产内容的知识产权,并没有得到适当保护。另外,目前来看,即便是报纸自身的网站,也未对内容的知识产权进行必要保护。

  数字信息易复制的特质与网络介质相结合,极大推动了知识与思想在公共领域的共享;但这种共享也造成了一种后果,即内容复制者很容易获得了复制内容所带来的极大收益,而内容创新者的收益则受到极大的损害。网络运营商通过极低的内容复制代价,获得大量来自报纸的新闻内容,报业无形中受到伤害。

  如国家与社会能承认新闻业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就可仿照对艺术品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措施,对新闻业含报业的知识产权进行适当保护。依靠这一社会契约的保护,报纸媒体可建立自身的收费阅读网站,同时,报业因内容得到一定时期的保护,也可保护纸质介质在一定范围的存在。这是社会可选的选择之一。当然,还有其他选择,如:允许网络运营商获得媒体牌照,兼并传统纸媒,或其内部分化出专业新闻采编团队等。社会不该期望,一个产业可以长期无偿的或以极低的成本去生产出高价值的产品——这不符合价值规律。(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环球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