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报业转型相关的四对关系探讨


作者:陈芳    时间:2013-09-10





与报业转型相关的四对关系探讨——华商传媒集团部分管理层专访

危机与转型

中国记者:从去年以来,作为集团营收主体的都市报影响力和利润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面临危机成为报界共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崔安定:个人意见,报业收入开始下滑,报业的高额利润一去不复返,原来人们在报社广告部排着队要求登广告的场景已经成为历史。报业也呈现出下滑态势。从高额利润转向行业平均利润,任何行业的发展趋势都是如此。对此,我们应有清醒认识。

但是巴菲特为什么还要收购那么多地方报纸?因为他认为虽然报业的利润率在下降,但还是能有10%的回报率,还是不错的。

中国记者:您认为造成报业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崔安定:新媒体正在蚕食报业资源。

以前,我们报人常常在想,我们七八个亿的广告,谁来替代我们?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明确,确实不会有某个媒介一下子替代报纸,但是会逐步蚕食。小到APP、户外广告、LED大屏等,大到门户网站、社交媒体都在分流报业的广告资源,类似这种新媒体的东西越多,报业也就越困难。目前,报纸广告的下滑还在持续,不断有新的东西在分流报纸广告。投放渠道不断增加,报纸广告自然不断下滑。

目前,西部省份报业下滑趋势还不太明显,从东到西,应该有个逐步影响的过程。现在,华商传媒集团的四份子报每年收入依然增长。可能到2015年,会有一个质的变化。

报业下滑速度无法预测,可能在下滑到一定程度之后会有一个平台期,这主要取决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变化,广告增长是GDP增长的两倍,经济加速下滑不太可能,但增长多少也不一定。这就是报业转型的背景。

战略转型与产品转型

中国记者:从报人办网开始,其实报业就开始了转型尝试。时至今日,报人对转型的理解思路更加开阔。华商传媒集团怎样理解转型?

冯玉明:每家转型都是一部“血泪史”。转型并不是包医百病的良药。大多数肯定是转不成的,只能挣扎着活下去。这是这个话题的必然宿命。

我们经过大量调研之后,首先确认的就是所谓转型是战略转型,而不是产品转型,只针对产品的任何单一的修补、延伸都只能是保健,而不能救命。救命的方法我们也不敢说自己已经找到了,只能说基于我们目前的资源和能力,我们希望未来三到五年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起码让我们走在大路上。

信息过载时代,除了版面怎样留住客户?我们需要拿出新的业务,新的服务,新的产品,传统媒体不是只有等死,而是怎样发掘我们的资源价值,焕发我们的青春。当中一定要基于我们的资源和能力做这个事。否则,转型是不可依托的,有风险的,短命的,跟风的。这样的教训在全国是很多的。大家都说转型当然要交学费,但是学费的额度和频率过多的话,那一定还是有基础原因的,比如方向本身就错了,可能新服务新产品没有很好地对接市场,所以一定要了解新服务新产品是为谁而诞生的。谁会为此来买单。

中国记者:在新的技术和传播环境下,报纸怎样才能更好发挥媒体属性,构建传播力和影响力?

冯玉明:新媒体时代,报纸不一定要死,但不再一枝独大,不再是我们唯一的衣食父母,而是成为集团旗下一个合理的盈利手段。信息传播模式被颠覆,由信息稀缺到信息过载,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特征。都市报的巨大红利能够获得基于的恰是信息稀缺背景。而我们是有门槛的市场主体,所以我们能够获取暴利。

信息过载时代,专业媒体人一定还有机会,只是要找准如何发挥好自己的优势。技术再厉害,也有做不了的事。比如很多业务要靠人工智能+人工。这就使专业的信息生产者、处理者、拣选者能发挥非常好的作用。我从来不认为纸媒将死就是新闻将死,纸媒将死就是传媒将死。我认为只是挑战我们有没有找到新的业务方向,说到底还是市场决定论,用户决定论。用户和市场都改变了,不改变当然没有出路。转型并非要追求多么高的暴利,而是要重塑传统媒体在新传播时代的价值。说到底这是我们转型方案设计的追求和出发点。(文/记者 陈芳)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