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环境下地方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蔡小伟    时间:2013-07-11





转型与坚守--对新环境下地方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提要:

报业发展减速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技术日新月异、读者群体转变、文化产业大繁荣背景下,传统报业必须转型,而且必须是事业与产业的“双转型”。一个是以办报为中心,做大传播力、做强影响力,另一个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实力、形成支撑。

信息革命、媒体变革,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转型,已成为当今报业改革的主旋律。推动转型,就要把文化内生力、受众的期待、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用勇气和智慧打造报业升级版。转型什么,怎样转型,是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报业的现状与转型发展探索

在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回落以及新媒体快速成长的影响下,近些年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继2005年报业拐点,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后,2012年中国报业再度遭遇困境,市场份额、发行量、广告收入等开始落后于各种新媒体,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根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传媒蓝皮书: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为7600亿元,同比增13.4%,与GDP的增值变化有明显相关性。而报纸的市场份额从12.37%下降到9.8%,广告收入明显下降,广告刊例价下降7.5%,创30多年来最大降幅,都市类报纸在企业营销中从核心媒体滑落为辅助媒体;在一些地方,晚报、都市报等靠市场发行的报纸整体销量下滑,发行结构出现恶化态势。

报业发展减速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技术日新月异、读者群体转变、文化产业大繁荣背景下,传统报业必须转型,而且必须是事业与产业的“双转型”。一个是以办报为中心,做大传播力、做强影响力,另一个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实力、形成支撑。

在如何转型方面,许多报纸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做法不尽相同。从目前看,大概有全媒体转型,也有报业经营从原来的单纯保障型向自我发展型的转型等等。这些转型,在经营理念上,实现了由报业经营到经营报业、产业发展的转变;在经营范围上,由过去的广告、发行、印刷三大传统产业扩展到多种经营。这些探索与经验是非常珍贵的,都是各报把握发展趋势,在当前政策许可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创新求变,积极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报业发展模式。

二、关于转型的几点思考

转型发展已成为报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互联网技术引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传播革命,快速推动信息服务业、通信业、出版业、广播电视业、IT制造业、互联网附加服务业和移动等产业的融合,传媒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边界日益模糊,这为媒体结构调整、酝酿新一轮大发展创造了机遇期。借助技术之翼,传统平面媒体积极向全媒体运营转型,力求转变为多媒体、多功能、多样化、多向度的集成服务模式,探求一条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作为地方媒体,这些年我们谨慎观察,稳中求进,对报业转型有些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是转型要坚持区域发展优先。聚合区域优势,成为区域市场主导者,是报业成功转型的必由之路。报媒是有很强的区域性的,起码在当前媒体格局和管理体制下是这样,报业转型首先必须依托本地市场。经过五六十年的打拼和积累,报媒在各自区域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规律、一定的品牌效应,拥有良好的政治生态、社会关系和人脉关系,拥有这一行业的信息优势、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性和相容性较好。拥有优势地位,就占领了制高点。一旦转型,各种资源就会向优势媒体集中,从而形成更多的市场份额。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文化产业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一轮引擎,报业要以此为契机,强化区域属性,在区域产业分工中寻找可重点培育与发展的产业,将自己打造成当地特色产业或公共服务产品供应链中最核心环节,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是转型要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任何时候,高品质的内容永远都是报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核心竞争力本身并不代表竞争优势。增强以内容为龙头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形成产业集群,是报业获得竞争优势、稳步发展的必然之举。以内容为龙头,既要强化受众本位,尽可能采集贴近受众需求的信息,更要将内容生产与新技术、新渠道优势相结合,向受众提供高质量、多层次与多渠道的信息服务。铸链条、建集群,就是在多元化内容产品经营和信息增值服务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对广告、发行、印刷三大主业进行改造升级,打造集约化经营的广告会展业、印刷业、发行物流业。要围绕专项内容搭建互动平台,通过举办金融节、汽车展、家居节、住博会、人才招聘会等,促进传媒行业和生产服务业的融合,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以在链接市场、服务社会中求得最大的边际效益。要把发展文创产业作为战略方向之一,推进报业与科技、教育、金融、旅游、娱乐、文创园区等的融合式发展,做大规模,做强行业地位,尽快形成新的支柱及增长点。

三是转型要坚持用高科技来创新业态。高科技发展倒逼报业,报业就要依托高科技。报业转型发展必然以技术作为支撑驱动。一方面是数字媒体、云计算等新技术带来了媒体的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报业的全媒体信息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另一方面是大数据、第三方支付等技术还促成了媒体的全方位运营。应该看到,在技术的背后是数据,谁抓住了数据,谁就有了分析的基础,也就有了高端服务的未来。借助技术之力长期形成的品牌优势、客户资源,渠道资源,可为报业打开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端口,为报业跨区域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福建日报》的“968111”公众服务平台,最早只是热线报料的呼叫平台,经过不断的发展,它吸引了众多知名厂家加盟,除了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外,还提供便民家政、医疗保健、老年社区、台胞服务等增值服务,现已成为一个面向所有人的全方位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在服务过程中,它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培育了用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成功复制拓展。当然,这只是信息服务中的一类,报业在提供历史资料和信息产品的二次开发、专业资讯服务、数据营销等方面均有优势,关键是要找到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四是转型要解决人才瓶颈问题。事业发展到哪里,人才就应该发展到哪里。但从全国报业的发展情况看,党报集团转身相对较慢,主要还是受到队伍结构的制约。受长期事业体制的影响,加上报业的开放程度较低,报业迈入市场的时间较晚,市场经营意识、竞争意识不强,队伍结构严重失衡,报业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专业、职业的新闻采编队伍,而能经营、懂管理、善投资、精技术的专才成为明显的短板,这一问题在转型发展的今天尤为突出。解决的办法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加大力度挖掘、培养人才,把既懂办报又有市场敏感、经营兴趣的同志调整到经营工作一线,通过专业培训、参与具体项目运营和市场的摔打,加速相关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与专业技能互补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按需求积极引进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除了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外,还要营造敢于“试错”的氛围,建立起对风险高容忍度的商业文化,从而激励更多有能力的人创新创业。

五是转型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党报集团推行媒介融合的新媒体建设已有10多年,推行转换机制的文化体制改革也有10年。10年的困难前行和探索中,我们在“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从报纸经营向经营报纸转型、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化和公司化转型、从报纸行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的大方向上取得共识,也有过深刻教训,那就是具体到个体的转型发展上,必须自信地走自己的路。回顾报业走过的10年,报业经历了以都市报、晚报崛起为标志的办报热潮,经历了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报纸“寒冬论”“消亡论”“拐点论”洗礼。由于对新技术、新业态的认识不足,在应对这前所未有的变局中,报业有过慌乱,也曾有过度反应,只要有媒体在全媒体布局和多元拓展上取得成效,许多媒体就“一哄而上”,大规模地跟风模仿,结果又因水土不服,陷入“一哄而散”带来的困惑迷茫。回归理性,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认清、把握并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其实,区域、省情的不同,意味着资源、环境和发展要求的不同,媒体自身发展阶段的不同,意味着所采取的发展战略肯定不同。在各种可能的转型发展路径中,传统媒体应该根据区域优势和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转型战略,加强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并根据自身能力的不断变化而动态调适,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转型之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