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从业人员眼中的传统报业:与时俱进适者生存


作者:李春声    时间:2013-03-12





传统报业存在三个观念误区,若忙错了方向,结果会一无所获,并最终茫然。面对新媒体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报业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与时俱进,适者生存

  站在大势的背景下,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美国报业的关停并转近年已达数百家。报纸媒体的破产,是否导致美国政府舆论宣传控制力下降、美国社会生态发生不稳定变化?美国报界从业人员失业后是否就再也找不到工作和陷入生活困境?我们是否因为美国报纸数量减少而没有再看到丰富的美国新闻?

  现实答案摆在面前:美国依然是美国。报纸的减少,对整个社会生态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误以为中国特色的舆论宣传需要是报纸存在的必然理由,经不起推敲,必须回到商业模式、市场生存的基本逻辑上来思考。

  笔者在网络媒体已工作逾12年,在不断地思考、实践、比较之中,深感今天的中国报媒面对新媒体,实际上已经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路口。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全中国利润逾亿元的报纸屈指可数,利润达至亿元以上的新媒体则绝不鲜见。在员工个人薪酬方面,报社年薪逾15万元的社领导都较少,大量发行、印刷、投递员工连基本的社保都没有,而在若干网络公司中,年终奖则以15万元起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在新媒体的角度,笔者对传统报业做一些分析和建议,仅供参考。

  传统报业的观念误区

  传统报业普遍存在三个观念,这三个观念一直存在。以1998年新浪网、搜狐网的创建为时间起点的话,至今经过15年的实践,证明这三个观念是误区,值得反思。

  观念误区1:报业有中国特色,财政给予支持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多多少少会有企业存在,很难出现整体行业集体灭亡的情形。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报纸都不会消失。但残酷的现实是:你所工作的报社还在不在?从中央、省再到市、县,财政有没有可能养那么多的报纸?财政的资金预算未来是否会越来越严格地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县级党委政府同样有需要的县级报为什么会大批停办?

  在汽车、化妆品、啤酒等众多行业,都已实现品牌化,仅少数公司形成规模。1998年前后,中国共有家电企业4000多家;到2008年时,只有400余家,像海尔、海信这样有品牌和有规模的为数不多。

  许多城市的同质化报纸,多达5份以上。在未来,随着竞争的激烈,预计每个城市只会有1家财政扶持的党报和市场经营盈利的都市报。其他的同质化报纸,将很难再有盈利空间。从蝌蚪到青蛙的成活率不足10%,蝌蚪成长为青蛙,取决于温度、湿度、密度和自身的体力,甚至运气。冠军只有一个。

  扪心自问,你会是那个幸运者吗?你比你的竞争对手更有优势吗?

  观念误区2:内容为王

  15年来,不少报业人员一直就为是否该提供新闻稿源给商业网站而纠结,其间一度有报社振臂高呼形成联盟一起抵制,但结果不了了之。

  随着微博的崛起,几乎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新闻已经不是国有新闻机构的专属。在一个人人都是目击者、见证者、评论者的时代,高手如云,网上一批名人的“免费”稿件,使众多专业的新闻评论员自叹不如。

  在这种情形下,报业不能把垄断当成自身的能力,如果误以为是能力高才办报,就大错特错了。当网络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没有国有民营性质限制、没有地域保护时,真正的竞争才开始了。

  “物以稀为贵”,“记者”越来越多,内容已经不是短缺的,而是严重过剩。相同的信息,谁能够第一时间到达受众,谁才是王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渠道的价值更大。百度搜索引擎之所以能够年广告收入过200亿元,与其能够告知在何处找到信息有关。相同的一条信息,经常会出现数十条,甚至十多页,谁能够排至前列,已成为搜索引擎的一个增值服务。

  观念误区3:一味专注办报

  企业往往以盈利为核心,围绕着经营寻找和投资项目。在行政事业单位,往往是以上级要求为核心,上级要求报社办报,即专注于办报。市场复杂,是专注经营报纸还是多元化经营,都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每一个选择都需要勇气。

  报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往往需要横向发展才能够形成规模,类似万科、华润、绿城等地产行业。只有拥有足够的规模,才能够形成更完善的分工、更精细化的服务。

  “不办好报不行,光办报也不行。”大众报业集团近年发展迅速,专注办报,但在2013年的一次讲话上,集团主要领导清晰地表述了这一观点,意味深长。

  市场营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维持现有的报纸广告规模,维护现有的舆论影响力,不需要目前如此众多的报纸版面和发行量,但不少报社仍然以办报为核心,对地产、商务印刷、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没有投入精力研究和布局。

  19世纪马车是最流行的交通工具,发誓要做最好马车的人,早已经被遗忘;发誓要做最好交通工具的,则成为劳斯莱斯轿车的创始人。同样的人力物力,在同一个时间,若忙错了方向,结果会一无所获,并最终茫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