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探寻传统报业转型升级之路


作者:曾革楠 崔健    时间:2012-08-01





大力建设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探寻传统报业转型升级之路

占地200多亩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设计方案的终审,申报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正积极推进,一期工程力争8月开工;印发物流基地选址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力争2013年年底前入驻,将成为西部一流的印发物流基地;万州三峡文化创意产业园已进入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报批阶段,力争8月开工建设,力争建成库区最大的文化综合体……这是7月18日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2012年半年工作会上传来的振奋人心的消息。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日前在重庆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重报集团切实把握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在巩固发展传统主业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报业为主、多业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在建设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什么叫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简言之,就是由以平面媒体为主的报业集团,转型为传统平媒产业+新媒体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我们将抢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难得机遇,积极进军文化创意产业,走通走顺传统媒体转型和差异化发展这条新路子,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完成报业集团的转型升级。”重报集团党委书记牟丰京对记者说。

内容升级:

差异策略形成竞争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对都市类媒体来说,传统的厚报理念,靠八卦吸引读者的独门绝技,在新媒体面前都不堪一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适应读者接收渠道和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便成为重报集团经常思考的问题。

由于工作的原因,牟丰京每天晚上等稿子和等版面期间,都会拿出一两个小时上网看新闻。他曾作过一个统计,一张动辄五六十个版的报纸,之前没有在网上看到的新闻,或者网上有了但纸媒的报道做得比网上更好、更有价值的,大致不会超过16个版,“拿起一大叠报纸,真有吃‘辣子鸡’的感觉,要从一大堆‘辣椒’中去寻找真正的‘新闻’,而不是已被网络洗白的‘旧闻’。”

“就以最近的欧洲杯为例,由于时差的原因,这边决赛都已在网络上实时直播了,而报纸却还在登半决赛的结果。长此以往,报纸将越发失去存在的实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抛弃。”牟丰京认为,在全媒体格局下,办报一定不能闭门造车,或者成为大路货信息的简单集纳者。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报纸存在的理由、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竞争的优势在哪里?这一系列问题搞不清楚,就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记者了解到,具体到集团几张报媒的转型,重报集团则是以差异化破题,彻底解决都市类媒体的同质化竞争。其中,《重庆晚报》重拾平民视角这个法宝,充分发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传统优势,将根须深深植入最基层的老百姓中,为百姓的衣食住行提供更贴近的服务。《重庆晨报》更加体现主流都市报的特点,摒弃传统都市报热衷于小事件和热炒、放大一般事件的习惯,以更高的思维层次,使新闻得以充分延伸和拓展。《重庆商报》则在不改变大众传媒定位的前提下,面向经济决策者、企业家群体等泛经济人群,提供更多、更丰富、更具针对性的财经报道、商业资讯。

“报纸不仅仅要成为一张新闻纸、信息纸,更要成为一张思想纸、观点纸。这三个‘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传统报业作为内容提供商的绝对优势,也是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竞争的重武器。”牟丰京告诉记者,通过转型和差异化发展,集团各报的市场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建设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提供了最核心的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在全国平面媒体经济普遍出现下滑现象的情况下,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6.7%;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1.88%,利润同比增长275%。

产业转型: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据中国市场资讯及研究分析服务提供商CTR媒介智讯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传统媒体刊发广告同比增长仅为1.4%,创近五年来的新低。前五个月报纸广告投放量跌幅达7.6%。在牟丰京看来,当前,平面媒体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收入、利润增长已经遇到“瓶颈”,一定程度上有“天花板”效应。虽然还没有到难以为继的地步,但必须未雨绸缪,尽快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借用经济学“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内需的理论,我们长期依赖的第一驾马车——传统内容产业,已经发展到高点,开始呈现动力不足之势;新媒体这驾马车,令人期待,但现阶段的动力还不足;我们有必要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加大力度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这第三驾马车。”牟丰京认为,当前,国家、地方对发展文化产业都给予了很多政策扶持,这一切都为加快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党报集团,重报集团主动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符中央政策,中符地方需要,下符百姓需求。

据重报集团总裁管洪介绍,集团新班子上任以来,坚持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发展,积极寻求市场机会,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作为重庆市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重庆新闻传媒中心(报业大厦)项目已经完成现场平基土石方工程,本月主体工程将动工;集团第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左岸陈桥共开盘二期,已认购133套商品房,签约130套,整个项目有望实现销售收入4个亿;万州三峡文化创意产业园完成市场调研、定位研究,概念方案获万州区委、区政府肯定,已进入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报批阶段,力争8月开工建设,将建成库区最大的文化综合体;涪陵文化产业园,已完成可研性报告,相关报建工作正在推进;樵坪老年护养中心、武隆文化旅游地产、加州6-1地块开发等项目积极推进;同时,采取合资控股成立的重庆报业正点演艺公司、重庆报业众媒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如今,集团以报业为主、多业态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9大项目的实施,为下一步切实改变集团单一的经营结构创造了条件。这9个项目总投资57亿多元,建成后集团新增资产将达到25亿元。”管洪说。

资本扩张:

力争今年完成股改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重报集团目前已正式签约合作或已完成拿地手续的,总的用地面积约1079.85亩,总建筑面积约134.04万平方米,总建设资金约54.8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如此长的建设周期,会不会给集团造成资金压力?会不会有市场风险?面对记者的疑虑,牟丰京特别指出,这些项目不是单纯的房地产项目,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项目。重报集团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争取到优惠政策的支持,以吸引大批企业入驻。同时,为了不背资金包袱,集团都是利用政治优势和品牌资源,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拿到土地,再与成熟的开发商、文化企业联合开发,并由集团绝对控股,合作方负责建设和市场运作,实现项目的良性运转。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减轻资金压力,我们会先期出售一部分房产,回收投资成本,并取得一定的利润。如两江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集团购买土地用了6000万元,再扣除渝北区承诺返回的部分,只需支付约4000万元。这个项目全部完成后,集团除了回收4000万元的购地成本外,还将取得1亿元左右的利润,并长期持有2亿元左右的不动产,用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模式还将复制到万州、涪陵、樵坪老年养护中心等项目。”牟丰京告诉记者,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项目大都是黄金地段的土地,大多数将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全部完成后预计可为集团回收5亿元的资金,并可长期持有20万平方米左右的高档房产,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做大做强传统主业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重报集团又把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目前,集团正积极推进上市主体的股份制改革工作,全力推进上市融资工作的步伐,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有望在今年完成第一次股份制改造工作,力争“十二五”末在主板实现上市。目前,集团已初步形成了报纸出版、现代印刷、网络传播及信息产品开发、广告经营、物流配送、旅游文化、地产开发、演艺会展等全方位经营体系的产业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集团产业结构,以重点项目为带动,进一步提升多元产业对集团发展的贡献率,力争‘十二五’期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66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营业收入达到3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近一番半,并力争集团文化创意产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占总额的一半,初步建成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牟丰京最后说。(记者曾革楠 通讯员崔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