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华麟:先行转企改制报社经验值得借鉴


时间:2012-07-31





7月24日至25日,在行业报委员会召开的“行业报研究会工作会议”上,吕华麟会长总结推介了7家先行转企改制行业报社的四条经验和做法:


一,整合行业资源,着眼长远发展。真转真改,不搞“翻牌”


按照中央19号文件关于“非时政类报刊转制要与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结合起来。对本区域本行业的报刊出版资源进行整合,培育形成一批大型综合性或专业性报刊出版集团公司。”的精神,积极争取主管单位的支持,解决好行业文化资源分散,报社规模过小问题,向既有特色又有规模的现代行业传媒发展。


二,发动全社职工制定好转企改制方案


转企改制方案关系报社前程,关系职工切身利益。不搞少数人关起门来作文章,充分听取和征求报社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的意见,召开全体职工大会,通过转企改制方案,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使职工成为主动改革、自觉改革的践行者。


三,学好用足优惠政策


组织专人对转企改制的优惠政策逐条学习研究,结合本报社实际把优惠政策使用到位。


譬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文件第23条规定:“为确保转制工作顺利进行,同级财政可一次性拨付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资产评估、审计、政策法律咨询等。”


这条规定说明,律师费并不由转制单位或其主管单位承担,而由同级财政负责。依据这条优惠政策,聘请具有博士转企改制经验的律师直接参与制定转企改制方案、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企业登记注册等各项工作。这样做,比从报社抽人去办既省力,又规范,减少和避免在办理这些程序性工作中所产生的后遗症。


四,正确处理转企改制、转型发展、机制改革三者关系


转企改制是途径,转型发展是目的,机制改革是基础。在转企改制的同时,就要设计好向现代行业传媒转型发展的目标,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趁着转企改制的机会,搭建向现代行业传媒发展的“四多结构”——多渠道采集、多媒体编辑、多方式发布、多元化经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转企改制的同时,对报社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办报机制、经营机制、行政管理机制进行同步、全面地配套改革,避免管理机制拖了管理体制的后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