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用生命告诉你,“虽远必诛”不容易


来源:观点流    时间:2017-08-27





  《燕然山铭》

  最近,《燕然山铭》被发现了。

  看到的第一眼,我是震惊的。《燕然山铭》啊,那是多么重要的历史遗迹,东汉班固写的,记载着窦宪带领一班人马,把匈奴一路追到燕然山,还在石头上刻了字,记录汉军的金光闪闪的超强战绩。

  要知道,自从窦宪、班固等人在燕然山上立了一个flag,这成为多少人魂牵梦绕的远方。他们多么想穿越回去,像他们一样,到景区乱涂乱画。

  “须凿燕然山上石,登科记里是闲名”,唐朝姚合说,我要到燕然山上刻字,考试考得好满足不了我; “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宋朝范仲淹说,我要到燕然山上刻字,不刻我不回家……

  燕然山,今称杭爱山

  图片来源:杭州大雏 / 摄

  写下《燕然山铭》的班固,也成为了多少人的楷模。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个写手,能有机会深入这种历史大事件的一线基层,写下一篇领导满意、网民点赞的宣传稿,让人坚持不懈地找了两千年才找到?

  但这个写材料的,有点倒霉。

  班固名气之大可以不用说了,《汉书》就是他写的。班固生在诗书世家,他父亲班彪追随着司马迁的足迹,续写汉朝史书。班彪死后,班固接着写。

  班固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班固第一次倒霉很快到来了,有人举报,班固“私改作国史”,班固下狱。

  所以说,写材料,一定要等领导信号,让你写再写,没指示瞎写什么写?

  但好在班固渡过危机,他弟弟班超前往宫廷上书求情,当地也把班固写的书奉上。汉明帝看了,觉得不错,没有造谣传谣,文笔也很好,来,让他进宫写材料吧。

  班固竟然逆袭了,进宫专职著史。

  他后来有机会去燕然山刻字,纯粹是因为材料写得好,文笔很棒。当时主持征伐匈奴的窦宪,很欣赏他,就带着他去了。有一种不正之风叫“工作干得好不如总结写得好”,大概窦宪也是这么想的,大笔杆一定要带在身边。

  这次北伐很顺利,窦宪回来后:

  “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班固、傅毅之徒,皆置幕府,以典文章,刺史、守令多出其门。”

  看到没,班固名列其中。作为一个写材料的,他一定觉得自己走上人生巅峰了。

  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南宋建安黄善夫书坊刻本《后汉书·窦宪传》中的《燕然山铭》

  可惜,他又要倒霉了。

  北伐大将窦宪是外戚,所谓外戚,就是皇后家人。他征伐匈奴根本不是为了什么“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主要是怕死。

  窦宪的妹妹,是当时的太后,窦太后有个情人叫刘畅,窦宪怕刘畅分他的权力,就派刺客杀了。

  骨肉之亲当然是不敌肌肤之亲了,窦太后要治他的罪。窦宪跪求原谅,求别治罪,我要去北伐匈奴,以赎死罪,两千年后还有网友等着给我点赞呢。

  所以说,认真你就输了,历史有时候真不是那么冠冕堂皇、义正言辞,不过是某个人害怕进局子,一拍脑袋,装备一换,上马就打仗去了。

  图片来源:military.china.com

  窦宪大功告成之后,势焰熏天,非常跋扈,其党羽在朝廷盘根错节,据说他还动了谋害皇上的念头。

  彼时皇帝汉和帝是其外甥,很不心安。于是找了机会,将窦宪一派一网打尽,逼其自杀。

  然后,这个写材料的班固也倒霉了。首先,他被免官。随后,他的家奴因为曾冲撞洛阳令,趁着窦宪倒台之际,洛阳令立即落井下石,把班固牵连下狱。

  在狱中,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没过多久,这个给中国留下断代史之祖《汉书》的大笔杆子,就这么死了。

  班固墓

  班固可能到死也觉得冤,我就一个写材料的,帮人写了几篇软文,我干啥坏事了呢?

  所以说,写材料也不能只看领导信号,让你写你就写啊?

  写材料的,好像经常很倒霉。

  比如班固的精神领袖司马迁,也是在宫廷里写材料的史官,他也很倒霉的,而且他倒霉历程也和匈奴有关。

  汉武帝时,也隔三差五的讨伐匈奴。有一年,那时的外戚李广利讨伐匈奴。有个叫李陵的年轻人请愿,他要带五千兵追随李广利,以寡击众,立一奇功。

  年轻人还是有些冲动。结果李陵被围攻,李广利的援兵又久久不至,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投降匈奴。消息传来,在朝堂锦衣玉食、岁月静好的大臣们非常亢奋,吆喝着“汉奸杀全家!”

  这时司马迁站出来了,说李陵情有可原,以少敌多,力尽而降,说不定以后找个机会又报效大汉了呢?

  一脸无辜的司马迁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汉武帝大怒,你个写材料的,废什么话

  接下来的剧情大家都知道了,司马迁被去势。

  写材料的真的好不容易。而且写材料的还经常怜悯别的写材料的:你好好写材料就完了呗,招惹那么多是非干什么,不聪明。

  比如班固评价司马迁:“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竟然不能好好活着。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这么评价班固的:“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你还说人家呢,你自己不也死在狱中吗?

  然而范晔作为一个写材料的,他也倒霉了。竟然牵扯进一件谋反案,他被砍头了。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竟然有3个作者都下场凄惨,可也真是……写稿有风险,入行须谨慎。

  当然这些也是巧合。但至少提醒着一件事,车骑如云、铠甲耀日,两千年后吃瓜的我们,或许纷纷点赞:威武霸气、大汉就是牛、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啊啊啊啊……让弹幕飘满一整个屏幕。

  但是在这煊赫的战绩背后,还有几个惨兮兮的写材料的,倒在了历史的阴影里。

  司马迁、班固,也不过是一个缩影。当征伐的机器一旦启动,被卷进去的可不只是写材料的,也不只是“明犯强汉者”。

  汉光武年间地图

  图片来源:瓶中煮酒

  以为不写材料就没事了?不是常有人说“打下XXX,我捐一个月工资”么?在汉朝,像窦宪这么拍脑袋北伐,你不捐也得捐了。

  窦宪北伐之后,在北匈奴扶植了一个听从自己的单于,加上一个一直对汉友好的南匈奴,这都是要花钱的。据《后汉书·袁安传》载,袁安跟皇上说:

  “供给南单于费直岁一亿九十余万,西域岁七千四百八十万。今北庭弥远,其费过倍,是乃空尽天下,而非建策之要也。”

  一仗下来,“空尽天下”。你以为捐一个月就够了?

  汉武帝厉害吧,多少人仰慕不已。如果说武帝前期的北伐,还有自卫因素外,后期则是穷兵黩武,为了几匹汗血宝马都要虽远必诛。

  史书这么记载:

  “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什么概念?天下户口,一半都没了。当然有人说户口没了,也可能是人逃了。但即便如此,天下有一半人不知所踪,你要是穿越回去,你觉得你是哪一半?你觉得你能去哪?

  在网上打一句豪言壮语多容易,但历史的滚滚烟尘里,还躺着写材料的,劈柴喂马的,种田摘菜的。

  其实,中国还有些智慧,比如《道德经》里有:“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杜甫也说过: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这些话,说出来不是很霸气,但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懂得,如果说暴力有时是一种无可避免的无奈,但是暴力裹挟也很可怕,一定要慎之又慎,你不知道暴力的触角会伸向哪里,哪怕只是写写材料。

  看待历史,切莫只沉醉于那些表面的荣光,在背后,还有深沉浩瀚的悲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齐白石生命中的最后一幅画

    齐白石生命中的最后一幅画

    再耀眼的明星也会有陨落的时候,大师终究会离我们而去,而留下的传世珍品,更多是一种精神在流传。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走了,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画作,供后人欣赏。齐老作过的画简直太多了,而在他生命中最后的这几幅画作,...
    2017-10-18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