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学是门真学问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17-09-25





  龚鹏程教授在端午节推出一篇文章《楚辞?爱国诗人?说说屈原这笔糊涂账》,在互联网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没有提供什么新见,反而存在不少科学性的错误。
 
  楚辞学是门真学问
quyuantuzhou
  陈撰《屈原图轴》资料图片
 
  首先,龚教授提出“未必有屈原这个人”,原因之一是“先秦文献绝不见屈原其人”。屈原是战国后期人,汉朝人去古未远,其记载具有可信性。汉朝人多言屈原创作《离骚》,如贾谊《吊屈原赋》、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报任安书》、刘向《新序·节士》、班固《汉书·贾谊传》《离骚赞序》、应劭《风俗通·皇霸·六国》。刘向整理编辑了《楚辞》。班固、贾逵、马融等都为《楚辞》作过注,但都亡佚了。直到王逸作《楚辞章句》,这是现存最古的《楚辞》注本。这些记载可以相互证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没有异议。晚清时期的廖平在《楚辞新解》《楚辞讲义》中提出“并没有屈原这个人”,胡适《读楚辞》承其说,后来在日本也出现过“屈原否定论”,这些说法都已经被楚辞学界一一驳斥,没有市场了。现在龚教授又来炒“屈原否定论”这碗冷饭,实在没什么新意。
 
  其次,龚教授抱怨“后世所考证的屈原姓名与身世也疑点丛生,光是生卒年就有十几种意见”,认为这也是“未必有屈原这个人”的理由。我们知道,屈氏“与楚王同姓”,楚王姓芈,屈氏也姓芈。楚武王有个儿子叫瑕,封在“屈”这个地方,因以为氏。因此,屈原姓“芈”,氏“屈”,后人把姓氏模糊起来,就直接讲屈原姓“屈”。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屈原者,名平”,可以推测屈原名平,字原。屈原生活在楚怀王、顷襄王时代。他在楚怀王继位不久后得到重用,出任左徒,当时还比较年轻;屈原在顷襄王时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自杀。屈原的生年和卒年是不清楚的,但是这两位君王的生年、卒年和在位年月都是很明确的,所以屈原的生平可以用他们两个人的准确生平作为参照。屈原的生卒年可以划定时间范围,但无法精确到具体哪一年,这是作家生平研究中的常见现象,并不能借此否定作家的存在。
 
  最后,龚教授还断言“《楚辞》不是屈原作的”,原因是《楚辞》不仅有屈原的作品,还收录汉代人的拟作。他说:“我们就看见了一个荒谬的景象:历来文学史,常把《诗经》跟《楚辞》看成是同一类的东西,以《楚辞》直接《诗经》,说是屈原所作。”我们认为,《楚辞》收录屈原、宋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王逸等人的作品,这是一个文学史常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楚辞》不全是屈原作的”。如果说“《楚辞》不是屈原作的”,那么就犯了逻辑错误。
 
  至于龚教授看见的“荒谬的景象”,正暴露了他是楚辞学领域的门外汉。据楚辞专家金开诚先生研究,“楚辞”这个名词,最早见于《史记·酷吏列传》,流传到今天,它已具有三重含义:第一,它指的是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的一种新的诗体。第二,它也指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一些汉朝人用上述诗体所写的一批诗。第三,它还指汉朝人对上述这一批诗进行辑选而成的一部书。这三重含义,第一种不用加书名号,第三种要加书名号。历代学者称屈原作“楚辞”,指的是屈原创造的楚辞体诗歌,用的是第一重含义。楚辞是继《诗经》这种古朴的四言诗之后,在当时楚国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龚教授不知“楚辞”的三重含义,误将“楚辞”当成《楚辞》,所以误以为古往今来的学者都错了,只有自己发现了真相。
 
  虽然网络时代流行解构历史文化名人以娱乐大众,但是在学术研究中还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楚辞研究领域虽然还有很多尚未完全解决的谜团,但是这也是一代又一代学者去探索的原因所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日本学者眼中的屈原及楚辞

    日本学者眼中的屈原及楚辞

    楚辞文献传入日本的时间很早。日本学者藤野岩友曾著文说明楚辞已经对七世纪成书的《怀风藻》和《日本书记》等产生了影响。
    2017-08-29
  •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生前获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2017-05-05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