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诗歌创作:飞蛾和蝴蝶都要有自己的方向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0-07





  “80后”诗人已经开始慢慢向文学舞台的中央走来。这么一个群体,在创作上有着怎样的突出特点?在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看来,“80后”诗人呈现出一个丰富、广阔的景象,他们的作品自由、多样、个性。自由,是由于这个社会进步了,新的命题赋予新的灵感,自媒体使每个人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多样,诗人们都在争取新的表达和新的技巧。个性,诗人要在这个时代得到更多的理解认同,就必须张扬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自我。日前,在陕西省作家协会、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联主办的全国“80后”诗会上,叶延滨进一步指出,“80后”诗人创造了一个丰富的世界,从中可以看到希望,也看到不足,比如品位不高和文气浑浊。诗歌是向上的,但现在很多诗歌表现欲望的东西往往多于那些使人感到纯真与善良的东西。“80后”诗歌创作需要一种精神营养和浩然之气。


  真正的诗歌精神,就是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对诗歌、对同伴的那种热爱和充分释放。《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说,一个诗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是否心地向善,是否充满对社会的热爱,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文化储备。


  新诗诞生初期,写新诗的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的作品汲取了外国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营养。诗人食指发现,现在的一些诗作无法和古典诗歌特别是广为传诵的经典诗歌相比。他说自己不同意“诗人在非理性状态下写作更精彩”的论断。所有的非理性写作,背后都有严谨的情感逻辑,感情和冲突都非常激烈,最后是五味杂陈。它不是看起来不知所云的,上句不接下句的。古典诗词中,无论是否对仗,逻辑都很清晰,没有前言不搭后语的作品。


  《诗刊》副主编李少君说,这是一个多样化的时代,下一步真正需要的是寻找一种共识。“80后”诗人需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和使命。中国有着古老的文明,历经了那么多年依然保持活力,而且仍然处在上升期。“80后”诗人很幸运,他们的知识结构相对比较完备,很多人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整个时代为“80后”诗人建立起一个广阔的背景。


  “80后”这个诗人群体呈现出全新的变化。在厦门城市学院教授陈仲义看来,“80后”诗人或许可以用“5+E”来概括。“5”是物质的、时尚的、信心的、商业化的、科技的,“E”就是互联网。这个群体最大化地卷入网络大众传媒和电子信息技术,呈现高效、快速、开放性的写作特征。“80后”的整个成长周期大为缩短,周期一短容易早熟,早熟意味着成果多,成果多容易滥竽充数,有很多的包袱。“80后”如何在大变迁中抓住有利契机,突破艺术的瓶颈,是一个挑战。


  “80后”诗人对自身有着清醒认识。属于“80后”诗人序列的王彦明说,这一代诗人现在太习惯于走老路,重复自己,应该再往外走走。他希望“80后”能像破茧一般,无论最后成为飞蛾还是蝴蝶,都要确立自己的方向。


  转自:光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隐形的力量:翻译诗歌与百年中国新诗

    隐形的力量:翻译诗歌与百年中国新诗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正如美国新诗运动胜利的重要标志,在于成功地翻译了中国诗歌,中国新诗的开创者——五四新诗人们所谓的新诗形式,则大都是以优秀的译诗为蓝本建构起来的。译诗在百年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
    2017-09-08
  • 盘活本土资源 引动诗歌活力

    讨论当代诗歌的困境,首先必须正视诗人对其身份的迷误问题,同时重申“诗之本质”。当代诗之所以困境重重,虽然与一些研究者所言的时代语境、经济模式、新兴媒介、消费文化等外在因素有关,但更与诗人自身的行为有关。
    2017-09-18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