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时间:2014-08-21





  经济要发展,科技要跟上。为充分发挥科技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2012年8月,宁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得益于这项政策,近年来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短短两年来,全市就新增81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全市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

  科技是企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政策配套措施往往能够成为这股驱动力的高能燃料。自2012年《意见》实施以来,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稳步提升,自2012年以来,全市专利申请达4144件,授权275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23件,发明专利授权达185件。与此同时,目前全市已拥有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6家,其中,2012年以来新增81家。

  在科技投入方面,2012年以来,我市共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近200项,资助经费近1.5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阶段宁德区域科技发展对科技投入需求巨大,而财力不足、财政科技投入相对较小的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而在今后,我市还将继续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力争到2015年,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性支出的比重均应达到2.2%,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不仅如此,我市的科技平台建设也在进一步推进中,目前全市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科技“底子”不断增强。随着高科技不断注入各类企业,我市闽东中小电机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入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福安市电机电器产业、福鼎市化油器产业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特色产业基地,且福建省大黄鱼产业和电机电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别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重点创新联盟。同时,宁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海洋获科技部等6部委批准建设,同时宁德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目前已被纳入2014年度市政府工作重点事项。

  科技合作“发力”

  企业与高校“结对子”促发展

  《意见》不仅在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税收优惠、科技奖励等多个方面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还在科技合作上给予引导扶持,引导企业通过科技进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技术合作,福建海鸥水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鸥水产”与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合作,建立了福建省大黄鱼重点实验室,并引进中国海洋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省内外的大黄鱼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科研力量,逐步建立起一支20多人有学科带头人、具较高学术与技术水平的人才队伍。在科技合作和科技项目的共同研究与开发中,通过合作双方互派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员、聘请、兼职、挂职等多种形式引进科技合作人才50多人,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有所突破,同时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

  不仅海鸥水产,我市不少企业都以科技创新促发展,并不断加强与各类高校、研究所的科技合作。截至目前,我市企业已与中科院、国家海洋三所、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等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聘请了20名“两院”院士和专家为顾问,建立了8个院士工作站,组建了电机工程研究院和电机电器、船舶、食用菌、茶叶、水产、生物制药、汽摩配件、新材料八大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同时,宁德市科技服务中心、福安经济开发区电机电器孵化器、三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孵化器、食用菌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宁德市生物医药孵化器等5个省级科技孵化器建设业已全面开展。

  政策解读〉〉〉

  11项措施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从税收优惠、人才支持、专利支持等11个方面提出具体扶持措施,并明确了我市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的目标。

  在税收优惠上,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研究开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研究开发费用形成的无形资产,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或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丧失使用价值或转让价值,对其尚未摊销的余额,按照资产损失规定处理,就其余额的150%在税前扣除;软件企业自主研发的软件,凡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按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其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含。

  而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则按重大研发机构新增研发仪器设备实施投资额30%予以资助,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研发机构的,最高资助可达2000万元,非独立法人研发机构的,最高资助可达1000万元。

来源:东南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