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引领绿色发展


时间:2014-03-27





  新华网福州3月24日电 3月1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在八闽大地建设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的战略定位。这标志着福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迎来绿色新机遇。

  青山绿水见证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单

  就在若干意见颁布的10天后,福建在全国首创的生态旅游景区“清新指数”正式对外发布,这项涵盖景区内PM2.5指数、负氧离子实时值的指数一面世便备受关注,十面“霾”伏的窘境下,“空气游”成为福建良好生态环境的最佳注脚。

  “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落户福建,不仅在于福建得天独厚的良好自然生态系统,更因为福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宝贵成就和经验。”长期关注福建发展的北京拓维研究院院长王毅说。

  森林覆盖率长年冠居全国的省份、全国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全国率先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份、全国率先推行海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省份、全国较早探索流域生态补偿的省份……一连串的荣誉擦亮了“生态福建”的金字招牌。

  因为地理与气候等原因,高森林覆盖率下的水土流失问题一度困扰福建,客家母亲河汀江发源地、著名革命老区闽西长汀县,因为历史上水土流失严重被形容为“山光、水浊、田瘦、人穷”。而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长汀县已累计造林绿化15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多万亩。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力度大,自从2001年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以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组数字见证福建的生态建设成绩单: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5.95%,继续保持全国首位。2011年到2013年累计造林1360.7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6.08亿立方米,占全国4%。

  ——2013年,全省12条主要河流、135个常规水质监测断面整体水质为优,水域的功能达标率为98.4%;一到三类水质占比为95.2%。

  ——2013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584吨标准煤/万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9.3%。

  生态建设要“肯出血肯割肉”

  闽北南平市位于福建最大河流闽江上游,市长林宝金说,为了坚持绿色发展,南平两年共关停矿产开发企业26家、小木材加工企业480多家,否决了81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

  “既要‘肯出血’又要‘肯割肉’。”福建省长苏树林用一句形象的话概括生态建设中的取与舍。为切实维护好青山绿水,福建不惜在有限的财力中切出蛋糕,“十二五”期间,福建全省将对22个县市、约600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区实施综合治理,省级财政专项经费从过去每年3060万元增加到3.3亿元,同时捆绑林业、国土、环保等资金,每年财政投入超过15亿元。

  为了解决“下游发展上游保护”不均衡的问题,福建目前已在闽江、九龙江流域正式开展流域生态补偿。位于流域下游的福州、厦门两市每年各出资8000万元,流域中上游的南平、三明、漳州、龙岩等市每年各出资500万元,省级财政出资1.1亿元,共同筹集流域水环境整治专项资金。

  主动“割肉”是为了换取更大发展空间。如今,生态优先逐渐成为福建各地发展产业经济的共识:“铁观音”乌龙茶之乡闽南安溪县,从2009年起关停全县500多家石材厂,虽然每年损失税收过亿元,却为茶产业做强做大赢得了空间。

  以制度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福州市下辖的永泰县生态良好,有着福州后花园之誉,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县委书记林强说,市里规定对永泰县不考工业规模考大气、不考企业税收考水质、不考工业总量考新型产业科技含量。这样的“三考三不考”,把准了后发山区的脉门,让基层干部群众更加明确工作方向和着力点。

  随着生态省建设的深度推进,福建逐步淡化GDP增长指标,探索建立起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如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福建明确将环保约束制度与考核体系改革联动,建立不同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引导基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绿色政绩观。

  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福建积极发挥规划引领和约束作用。2013年1月出台的《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将全省国土明晰规划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4类开发区域,其中占全省五分之二的县市和197处区域被列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规划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面积超过3.6万平方公里,接近全省陆域面积三分之一。

  国务院若干意见中明确,支持福建省开展先行先试。国家在福建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试点,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率先开展森林、山岭、水流、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等。完

来源:东南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