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做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工兵”


来源:国际商报   时间:2016-08-29





  为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新形势,东莞提出,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中,将探索建立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由“单纯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混合型”转变的体制机制。


  在地图上定位东莞的几何中心,坐标落在松山湖(生态园)。这个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的国家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在去年9月获批建立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说起园区的发展,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欧阳南江讲起了故事:上世纪90年代,国内加工贸易集中在苏州和东莞,而苏州加工贸易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高于东莞。东莞希望借助园区建设把加工贸易企业汇聚起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于是2001年设立了松山湖。


  在设立之初,松山湖就为引入高校预留了空间,并成功引进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入园企业创新研发创造条件,也为园区的创新驱动埋下了“种子”。


  如今,在这个原本为加工贸易升级设计的园区里,不仅有一批从加工贸易转型为拥有品牌、自主研发的企业,更拥有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等重要平台,成为现代产业聚集、自主创新突出的创新示范园。


  松山湖(生态园)的发展好似东莞发展的一个缩影。骨子里就带有外向型基因的东莞一直在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东莞市副市长杨晓棠表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在东莞进行,让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抓手。目前,东莞全市正在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调研,8月底进行汇总。东莞希望做一名“工兵”,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基础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起步早、莞港台合作领域广及“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优势,在经济管理模式改革、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培育外贸新业态、构建开放型经济金融生态、建设国际大通道和对接自贸区方面大胆探索。


  创新加贸发展新路径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企业,产品涉及不间断电源、光伏发电站、智能微网等产业,2015年公司销售额达40亿元。可就在2001年刚刚迁入东莞时,易事特还是一家加工贸易企业,年销售额只有1.5亿元。


  据公司董事长何思模介绍,2009年,易事特收购了控股公司施耐德手中持有的60%的公司股份,并成功留下了除一名财务总监外的所有高管,特别是留下了一大批高端研发人员。依靠自主研发和产业升级,易事特成为能源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公司。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也曾是一家贴牌加工企业,为手机厂商提供精密结构件。如今,公司已经成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并成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点。公司行政副总裁黄河告诉记者,通过“机器换人”,公司一个车间所需工人由之前的204名减少到33名,产能却上升15%,产品不良率从5%下降到2%。


  未来,这样的例子还会更多。因为东莞提出,将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新形势,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中,探索建立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由“单纯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混合型”转变的体制机制。


  抓住对外开放新机遇


  地缘和历史的原因让东莞与港澳联系密切,目前东莞有6000多家港资企业。东莞市港澳事务局局长谢玉华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东莞将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为契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探求莞港澳合作新机制,努力开创莞港澳合作新局面。


  据悉,探索建设一批莞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鼓励港澳台青年到东莞创新创业,加快开放型经济人才交流活动,已经成为东莞探索对接国际大通道新格局的内容之一。


  除了与港澳加强合作外,东莞的开放还瞄准了更大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杨晓棠告诉记者,他刚刚访问完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瓦努阿图,任务就是推介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外方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理解得越来越准确,也越来越重视,愿意参与到其中。”杨晓棠表示,未来,东莞将借助东莞港与石龙海铁联运的模式,建设国际物流战略枢纽,同时探索国际货运班列跨区域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把东莞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节点。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