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GDP增速目标7%至7.5%


时间:2016-01-26





  【展望“十三五”】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一个率先、四个基本”。“一个率先”就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2018年为广东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年,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四个基本”就是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力求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体制创新、动力转换、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等方面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


  “十三五”经济预期年均增长7%


  今后五年广东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年均增长7%,到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1万亿元,确保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


  昨日上午,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开幕,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出席,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黄龙云主持开幕大会。省长朱小丹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全面总结了广东在“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成就,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同时详细报告了2016年工作安排。


  细看报告,亮点颇多:比如今年广东的GDP增长预期首次出现了区间值,增速预期目标为7%~7.5%,目标更有弹性;首提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提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等等,一系列新政令人期待。


  2016年工作


  朱小丹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预期目标 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


  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以上,出口总额增长1%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年度计划。


  扩大消费 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稳定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有效释放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落实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轻型货车下乡政策。促进信息消费,发展智能终端产品及增值服务。推动电子商务向农村、境外和服务领域延伸,发展网络经济和分享经济。发展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壮大养老健康消费。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扩大农村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促进旅游消费。


  重点项目 安排5000亿投资重大工程


  报告明确,2016年全年安排省重点项目投资5000亿元。开工建设深中通道主体工程、罗定至信宜等15个高速公路项目,新增通车里程716公里。推荐赣深客专、广汕铁路、深茂铁路江茂段等一批铁路项目建设,加快地铁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抓好航空、港口、航道及配套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推进与央企签约项目落地。


  新型城镇化 住房改革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有序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改革攻坚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


  报告提出,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着力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制定实施“去、降、补”行动方案。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


  创新驱动 建设广东国家大科学中心


  在创新驱动方面,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统筹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建设。强化以企业为主题的自主研发体系建设,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引领型创新企业,支持大中型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建设广东国家大科学中心。实施重点实验室倍增计划,争取建立国家实验室。


  依法行政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责制度


  报告提出,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政府及其部门职责法定化,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