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外贸占全国比重逆势提升


时间:2016-01-20





  作为外贸体量巨大的省份,广东实现出口正增长,占全国外贸体量的提升,为全国外贸“稳增长”提供有效支撑。


  0.8%,正增长。这是外贸大省广东2015年的出口“成绩单”。


  根据中国海关广东分署的通报,2015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6.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占同期全国外贸总值的25.9%。其中,出口4万亿元,同比增长0.8%,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8.3%;进口2.36万亿元,同比下降10.8%,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2.6%。进出口、出口、进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升0.9个、0.7个和0.6个百分点。


  在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广东2015年的外贸数据总体优于全国,这主要得益于调整贸易结构等政策刺激。作为外贸体量巨大的省份,广东实现出口正增长,占全国外贸体量的提升,为全国外贸“稳增长”提供有效支撑。


  不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贸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表示,虽然经济运转出现整体向好的迹象,但广东对外经贸依然存在下行压力。


  广东外贸占全国比重提升


  从数据上看,广东的外贸呈现出整体优于全国的态势。


  对比全国数据,广东外贸进出口降幅比全国水平少3.1个百分点,0.8%的出口增幅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进口降幅比全国低2.4个百分点。从占全国外贸的比重看,广东的进出口、出口、进口均实现提升,提升幅度分别是0.9个、0.7个和0.6个百分点。


  “从全国占比上看,广东外贸可以说实现了”粤式反转“。”陈鸿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随着江苏、浙江等经济大省外贸发展势头强劲,广东占全国外贸的比重逐年下降,但2015年重新拉开领先的距离。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7个省市进出口值超万亿元,按进出口规模从大到小依次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和福建,广东以占全国外贸四分之一强的位置保持第一,0.8%的出口增速仅落后于浙江的2.3%。


  数据的“粤式反转”,使得广东在2015年四季度调整的目标得以实现。


  陈鸿宇分析,广东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找出口的新市场,瞄准东盟等国家,一方面依托一口通关等简政放权措施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同时推动企业运用自主品牌、自主技术、“互联网+”等提升“走出去”的竞争力。


  不过,陈万灵表示,从2015全年的月度数据看,广东当前相对较好的成绩还不太稳固。当前的数据部分来自政策的“托举”,一旦政策放松则有可能面临下行的风险。而另一方面,国际市场还未充分向好,当前的政策刺激已经提前“透支”部分2016年的需求。


  2015年,广东进出口贸易数据波动较大,9月份和10月份更是出现单月连续两位数下降,分别同比下降18.6%和12.1%。随着政策的释放,广东进出口11月份实现增长0.9%,开始止跌回升。


  “这也使得市场对政府的进一步政策充满期待。”陈万灵说。


  跨境电商进出口居首


  在外贸形势变化的同时,广东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也在调整。


  海关广东分署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增长4.9%,占总值的42.1%,比重提升3.5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14.4%,比重下滑4.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出口方面,出口纺织纱线、服装等8类劳动密集型产品8393.3亿元,增长10.6%,占21%。


  陈万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幅较大,表明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正由代工生产的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广东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这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一般都是有市场刚需的日常生活物品,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而对于和当前创新驱动战略相关的高新技术产品,在统计数据上显得不如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海关广东分署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全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45万亿元,增长2%。


  陈万灵分析,与广东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同,高新技术产品在消费市场培育、技术产业化上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并且与社会的消费能力、休闲的需求相关,因而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也较大。


  不过,陈万灵称,由于不少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收入水平较高,无人机等消费品在国外确实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这有望成为广东外贸的新的增长点。


  从数据上看,对广东这一传统的外贸大省来说,确实有不少新的增长点正在生成。以旅游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为例,海关广东分署数据显示,以旅游购物方式进出口1464.6亿元,增长1.2倍;以跨境电子商务方式进出口167.3亿元,增长3.6倍,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从趋势上看,广东外贸进出口的市场结构得到优化,多元化的增长动力源正在生成。”陈万灵。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