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云浮:“石头城”借海上丝路激发新活力


来源:国际商报   时间:2016-01-15





  广东云浮,粤西的山区市,也被称为南中国的“石头城”。石头,一个稀松平常的物品,为这座城市创造每年超两百亿元产值的经济效益。小山城里,如何培育出让世界瞩目的大产业?一块石头何以创造超百亿的大产值?


  在云浮解到,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当地切换发展动力,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加快开放发展。云浮,这座以石材产业闻名的“石头城”正焕发新的活力。


  “买世界、卖世界”的石头城


  来到云浮新港码头,最显眼的风景是集装箱前每个几十吨重的大石头。吊机装卸石头、轮船货车转运石头……一派繁忙的景象。


  驱车进入云浮云城区腰古镇路段,印度红、南非红、路易金莎、爵士白……公路两边,大大小小的石材商店鳞次栉比。这条从古腰镇开始,蜿蜒近50公里,一直到与罗定市交接的镇安镇的公路,就是知名的“百里石材走廊”,全世界的石材品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云浮虽然只是粤西的一个山区市,但作为中国三大石材产业基地之一,1000多种石材产品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如今云浮石材产业已成为广东实施"一带一路"发展的亮点。”云浮市委书记庞国梅说。


  调查获悉的一组数字也印证了云浮石材产业的繁荣。云浮市目前共有石材企业4000多家,各种石材产品年生产能力达6000多万平方米,经营范围涵盖大理石、花岗岩等13大系列、1000多个花色品种。


  石材产品“买世界”,从印度、土耳其等地进口原材料。然后在此加工、装修装饰后“卖世界”,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2015年前11个月,云浮全市石材产业实现总产值2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7.6亿元,为山区经济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昭示了方向。


  传统产业“凤凰涅槃”


  云浮石材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云浮市凭借毗邻珠三角、靠近港澳的天然优势,石材产业规模呈爆发式增长,云浮的石材加工产业驰名国际,云浮石材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大进大出”的初级产业集群。“十几年前,云浮石材企业多是家庭作坊式加工生产,尽管产品附加值不高,但毗邻珠三角、靠近港澳的优势与强劲的外需,仍然让云浮石材产业逐步壮大。”云浮市石材商会副会长、华中石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财说。


  然而,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福建水头、山东蓬莱等后起石材基地竞争压力,云浮石材面临被边缘化的境况。传统石材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凤凰涅槃”?


  李进财说,从简单加工销售天然石,到生产制作人造石,企业引进意大利的生产设备,生产不同花色、硬度、光泽、品种的人造石,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前几天,公司刚注册了"梦迪娜"的石英石新品牌。通过发展自主品牌,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为形成市场合力,新一批“石二代”还组织成立了云浮“青年石材文化产业交流促进会”,“青石会”成员组团出国考察、吸收全球石材新理念、新技术,为己所用,提升了云浮石材产业整体竞争力。


  南中国“石头城”成南粤新亮点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当地政府继续念好石头经、讲好石头故事的新蓝图、新规划、新战略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云浮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李水友说,“各级政府正全力以赴,主动创新服务模式、扶持引导云浮石材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云浮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转型升级的20条措施,包括政府支持企业抱团去境外开采矿山,提供贷款融资贴息优惠;企业参加国外展会,政府给予每个展会10%的展位补助;通过清洁生产企业认定的企业,政府给予资金奖励……


  云浮新港启动“无水港”通关模式,成为广东省内首个“无水港”试点,这为云浮这座内陆山区市接入“海上丝绸之路”,将货品销往世界提供了直接通道。企业通关时间从原来的一个月缩短到3天至5天。


  一个覆盖世界的“网上石头城”也正在构建中。云浮与北京相关网络机构已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云浮电商谷”,引进周边地区一批单品电子商务平台以及银行结算中心、认证、物流、金融担保、电商培训等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机构和电子商务公司入驻其中。云浮的石材正通过该网上平台销往全世界。


  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情形下,云浮通过“讲好石头故事、做好石头文章”,在广东经济发展中写上了独特的一笔。云浮,不仅是南中国的“石头城”,在“一带一路”战略的伟大征程中,正在成长为拥抱世界的“世界石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