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从哪儿来 深圳力推低碳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作者:杨雷平 傅江平    时间:2015-09-11





“深圳的蓝天白云美得让人难以置信!”近日,几位前来深圳参加“低碳城镇、园区发展高峰论坛”的老者喜悦地说。

殊不知,作为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几年前,地处南国的深圳也没能逃脱雾霾的阴影。蓝天重回深圳人民的视野,得益于深圳在全面践行低碳环保发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

深圳在低碳方面的考量由来已久。从2001年到现在,该市先后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一系列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法规体系。2010年,深圳市首次提出要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跨越,此后连续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持续强调要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将深圳等8个城市列为国家低碳发展试点城市。一个月后,深圳首个低碳总部基地宣告成立,基地旨在打造具有低碳理念、低碳目标和低碳产业的企业集聚地,将汇聚国际知名低碳组织、碳基金、新能源企业、低碳专业服务机构及低碳产业和技术交易中心。

2013年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个正式启动的碳交易市场,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开展配额交易的碳市场。

在深圳的产业版图中,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4大产业比重逐年走高,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产业升级加快,落后工艺、技术逐渐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逐步退出,仅最近5年,该市已累计淘汰转型低端的落后企业超过1.6万家。现在,深圳已形成了以华为、中兴、大族激光、迈瑞、腾讯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与市民参与相呼应,深圳政府公务管理层的低碳行动也日益成为社会的风向标和引领人。深圳建立了涵盖深圳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明确提出当年该市公共机构必须完成的节能目标任务。2011年10月份开始实施的《深圳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规定了公共机构负责人目标责任制,节能减排成为考核相关单位负责人的硬指标。

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更多的政府部门各司其职,成为相关工作的引领者:在规划上从源头上降低城市活动的碳排放、在交通上推广交通新科技及新能源应用、在建筑方面强调绿色设计、在资源利用方面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等。

深圳的低碳发展模式和发展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2年启动建设的深圳国际低碳城是目前深圳最节能环保、生态低碳的绿色建筑。这个规划总面积为53.14平方公里的项目,未来将打造成国际低碳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中心、低碳产业与人才聚集中心等5大中心。而现有园区里无不体现着节能环保的理念:实现了新建建筑100%绿色化、公共交通100%清洁化、污水利用100%可再生化、废物处理100%可回收化、能源使用100%低碳化。按照规划,到2020年,低碳城的GDP将接近400亿元,万元GDP碳排放强度小于0.32吨/万元,人均碳排放强度低于5吨/人,低碳发展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作为全国首批13个低碳试点省(市)之一和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深圳已经走出了一条政企联手发展城市低碳经济的道路:政府立法制定政策引导产业、专业企业创新减排技术引进商业模式。据统计,2014年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6万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后工业趋势明显,为低碳经济持续走高提供了有利条件。(杨雷平 本报记者 傅江平)

来源: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