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作者:万建民 庞彩霞    时间:2011-12-07





  出广州市区一路往北,行百余公里,就到了广东清远市清新县的禾云镇。

  别看这一路只有100来公里,却是从珠三角这一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来到了封闭落后堪比西部的粤北山区。车出广州不远,公路两边就已是峰峦叠嶂。越往北行,山越深,林越密,目力所及处,厂房渐少,炊烟渐起,悄然间就从繁华的“世界工厂”来到了静谧的“诗意田园”。

 禾云镇上,几栋楼房正在施工,路边一家新装修的饭馆,看起来生意很火。“两年前,镇上要找一家饭馆吃饭都很难,因为这里离县城35公里,几乎没有外来的客人,没有需求。”佛山禅城产业转移园管委会主任周剑华说,现在,他们这个由佛山市禅城区和清新县共建的产业转移园就在禾云镇边上,18家陶瓷企业入驻,让禾云镇一下子热闹起来。

  广东新一派建材有限公司2009年10月投资佛山禅城产业转移园,2010年10月3条从意大利引进的陶瓷生产线就投产了,今年还将有2条生产线竣工。“园区整体规划、配套设施都是佛山的老厂区不能比的,公司决定在这里投资18条生产线,囊括建材陶瓷的各类产品。”公司总经理助理关伟灿介绍说,目前他们已经完成投资将近5亿元。

  在新一派公司的陶瓷生产车间,密封的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灰尘,全自动的生产线上,工人只需在一旁抽检即可,劳动强度不高。“原来到车间,我们都不敢穿皮鞋。”关伟灿说,穿着锃亮的皮鞋进车间,几分钟就能蒙上厚厚一层灰,“现在的生产线装备水平都是国际一流的,连污水都不外排,实现了循环使用。”

  几年前,谁也想不到这样的企业能来到清新县投资。2007年,这个有着70万人口的县GDP才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200亿元。而到2011年,仅禾云镇上这个产业转移园,前三季度就实现产值39.5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442亿元。

  企业进驻,还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周剑华介绍说,目前园区已经竣工投产的企业8家,招聘工人4035人,其中广东本省工人2762人,清远本市工人1648人。

  清新县的变化,来自广东实施的“双转移”战略。广东省经信委主任杨建初介绍说,2008年5月,为应对科学发展难题、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广东果断实施“双转移”战略,着力推进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加快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实现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

  这一战略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珠三角的资金、人力、资源等各项生产要素加速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集聚,腾出空间的珠三角地区加快转型升级,赢得投资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加快发展,整体上促进了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转型升级加速

  珠三角各市一方面“腾笼换鸟”,推动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转移,腾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筑巢引凤”,引进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双转移”是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

  “对珠三角地区来说,实施‘双转移’战略是一个‘腾笼换鸟’和‘筑巢引凤’同时进行的过程。”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超林教授说,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珠三角地区产业和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压力与成本压力,产业横向转移和纵向升级成为该地区产业突围的现实选择。

  实施“双转移”战略以来,珠三角各市一方面积极推动“腾笼换鸟”,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转移,腾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着力于“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腾挪之间,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的步伐大大加快。

  广东省经信委提供的资料显示,珠三角3年来累计淘汰关停企业72201家,平均投资额83万元;新引进企业14670家,平均投资额7044万元,为前者的84倍。新引进项目中,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55%,世界500强企业43家,投资额达302.64亿元,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同时,珠三角约有6000家企业转移出去,拓展了发展空间。

  2010年珠三角核心区6市的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6.2%,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4%。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较2009年提高2.2个百分点,高端设备制造业占GDP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

  产业转移的结构调整效应提升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层次。珠三角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已由2007年底的75.9%降至2010年的72.8%;产业重化工化、大型化、现代化趋势明显,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从2007年的58.4%上升到2010年的60.6%;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也由2007年的10.33万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3.48万元/人,增幅达30.6%;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

  “珠三角6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明显得到了优化,经济发展逐步摆脱了对劳动力数量增长的依赖。”杨建初说,表现最典型的东莞市2009年、2010年人均GDP增速分别高于GDP增速4.7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标志着依靠劳动力数量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悄然成为历史。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