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江西南昌推行“五化”理念


时间:2011-12-07





江西南昌是国家低碳经济试点城市之一。日前,南昌市市长陈俊卿在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上对本报记者表示,致力于低碳发展产业化、可视化、国际化、品牌化和惠民化是南昌市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城市的主要发展理念和方式。2009年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发布了《南昌宣言》,本届大会发布了《南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这个《规划》是由南昌市人民政府与奥地利国家技术研究院共同编制完成,经过中奥双方专家组四轮的精心修改完善,成为指导未来五到十年南昌低碳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南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成功编制,也是中奥两国合作交流的重大成果之一,得到了中奥两国高层的密切关注和充分肯定。


  传统产业低碳化 低碳产业支柱化


  陈俊卿说,与发达国家后工业时期的低碳发展不同,中国需要探索的是一条工业化过程中的低碳发展道路。为此,南昌市致力于低碳发展产业化。根据江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南昌“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的战略定位,南昌市按照“传统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的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二产和三产“双业并举”,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轮驱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高效农业和绿色建筑业,尤其是重点培育汽车、航空、光伏光电、软件和服务外包、生物和新医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十一五”期间,南昌市经济总量实现了翻番,但是万元GDP能耗却每年下降4.6个百分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以上。


  让“低碳”触手可及


  低碳生态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体现在枯燥的统计数据上,更重要的是让城市“低碳化”可以耳闻目睹、触手可及。为此,南昌市建设了高新区低碳产业示范区、湾里生态园林示范区、红谷滩生态人居与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进贤军山湖低碳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四个低碳经济示范区;建成了厚田沙漠光伏太阳能发电站并成功并网发电;启动了“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连续三年投入巨资建设城乡绿色生态系统;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所有新建建筑均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低碳住宅小区悄然兴起,南昌市被评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低碳发展国际化品牌化


  低碳是南昌实现内陆城市扩大开放的有效途径。南昌市借助低碳的东风,积极与英国碳信托基金、美国能源基金会、奥地利国家联邦交通创新部、奥地利国家技术研究院等机构,开展了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低碳规划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如不久前中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一个主要项目就是岩棉生产项目,建成后南昌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全球领先的岩棉生产基地。低碳发展国际化,不仅为南昌引进了技术、资金和项目,也极大地提升了南昌的知名度,使南昌在更高的平台上融入低碳发展的潮流。


  品牌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南昌市精心培育南昌低碳发展的两大品牌:第一个就是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2009年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南昌举办,得到了国务院、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世界低碳大会已成为全球低碳合作、技术交流、理论研讨的一个重要平台。第二个就是南昌独特的城市形象品牌——“鄱湖明珠·中国水都”。森林、清水、湿地是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低碳元素,也是低碳生态城市的三大核心元素。南昌不仅拥有梅岭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一江两河八湖,水域面积达28%,湿地面积达55%,为南昌打造低碳生态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让低碳发展惠及民生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主要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为此,南昌市注重把低碳发展与市民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开展了“低碳体验”行动,截至目前,已投放免费公共自行车4000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552辆,在赣江两岸建成多条城市慢行系统,在城区积极推广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大力普及户用太阳能热水器。推行了“绿色照明”行动,在城市公共场所安装LED节能路灯1.5万盏、半导体照明景观灯100万盏,并通过财政补贴,为市民大规模换发节能照明灯。实施了“绿色门槛”行动,先后查处环保违法企业800余家,关停严重污染企业29家。与此同时,还将低碳理念纳入城市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逐步形成“一江两岸、多中心、组团式、网路化”的城市结构,努力建设“半小时交通生活圈”,减少市民“钟摆式”的交通需求,从而缓解了交通拥堵,减少了交通碳排放。


  陈俊卿表示,今后,南昌市将按照《南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建筑、能源、产业、交通、城市结构、生态和生活等七大领域的低碳行动计划,让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低碳发展更加充满生机,使南昌从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走向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