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天经济区成为陕西经济腾飞的“引擎”


作者:陈显信    时间:2011-07-01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颁布实施近两年,短短两年内,关中地区在该政策引领下,在西部大地上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张振红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2010年,关中-天水经济区GDP总量达到6831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90亿元,增速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此外,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关中经济区范围内安排省级重点项目290个,总投资7967亿元,年度投资1109亿元。


跨省经济区成发展新拐点。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将分属不同行政区划的两地纳入同一规划,建立起跨省的经济区,范围包括陕西省的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


北京大学教授吕随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天经济区地处欧亚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具有西北地区龙头的先天优势,将会成为新的欧亚大陆桥的东方起点。


张振红介绍称,从《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各项规划编制工作进展迅速,科技资源改革加快实施,区域合作不断深化,西咸新区建设全力推进。


经济区促进大西安建设。“背靠关天经济区,西安有望迎来最快发展时期。”西安市市长陈宝根谈起关天经济区将给西安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时满怀信心地表示。


“关天经济区的获批,是西安自唐朝之后,第一次站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西安市发改委主任王学东表示,西安市“十二五”规划将围绕“关天经济区规划”展开编制;10年时间里,西安要建成面积800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以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形成整个国家经济战略化的平衡点、区域协调化的带动点、华夏历史文化的传承点。


同时,西安综合保税区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这是西北地区首个综合保税区。作为新欧亚大陆桥的核心城市,西安无疑拥有广泛的向西开放合作空间,当地学者认为,相对中亚地区而言,陕西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可以与中亚国家开展广泛的合作。


谈起今后的发展,张振红表示,今年是继续深入推进《规划》实施工作的重要一年,陕西省将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以“十二五”规划为蓝图、以西咸新区建设为抓手、以统筹科技资源为特色、以协调发展为载体,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加快经济区建设,让关天经济区真正成为带动陕西经济腾飞的“引擎”。(陈显信)

来源:中国税务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