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市着力实施民营企业提升工程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徐斌    时间:2016-09-07





  在“双创”的推动下,安徽省淮北市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2057户,注册资本同比增加1.63倍;新增个体工商户6186户,同比增长14.6%。


  面对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淮北市委市政府和市经信委在实施调转促中认为,发展民营企业,既要重数量也要抓质量,只有提升民营企业的档次和水平,才能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皖北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升民营经济,打造一批实力过得硬、产品叫得响的民营企业。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淮北市从五个方面着力实施民营企业提升工程。


  统筹规划,明确提升重点企业。市经信委通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梳理出年产值有望增长10%以上的民营企业79家,排出新的经济增长点180个;对提升的对象加以培育,通过加强监测、服务、政策激励、辐射带动,促进这些企业转型升级,逐步成为“专精特新”和行业“单打冠军”。


  加大技改力度,增强企业后劲。该市认为,提升民营企业,首先要提高装备水平,增强研发能力和制造手段。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并且规定:对进入市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库且按期竣工投产的项目,设备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50万元的补助;对经省级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研发补助。这些举措,调动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0亿元,组织实施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项目136个。通过改造,一批民营企业旧貌换新颜,制造能力明显提升。


  围绕转型升级,打造服务平台。民营工业企业一般都比较缺人才、缺资金,为提升民营工业企业,市里打造平台,做好服务。目前,全市已建立4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3个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今年以来,已培训人员2160人次,为一大批民营企业解决了发展资金,攻克一批技术难关。


  提升科技园区,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全市已建立烈山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杜集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等三个“国字号”品牌园区;市级高新企业三级培育库入库企业达120家;与北大方正集团共建的方正智谷科技园及创业学院已经揭牌;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行动计划,一批企业正在成为优势企业。所有这些,都为民营企业提升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带动本市民营企业提升。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在企业管理、技术创新都有成功经验,淮北市积极招商引资,支持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在本市落户。今年上半年,又与全国知名民企签订了一批大的项目,如年产300万套汽车发动机缸盖生产线、汽车铝合金轮鼓、通利金属制品、常熟标准件,等等,并且已有贝仕达电子、汽车线束生产线6个项目投产或试生产。通过组织本市民营企业与这些知名民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促进了本市民企的提升。


  通过以上措施,淮北市民营企业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扩大,截至5月底,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48家;生产总量增加,全市746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4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9.7%;企业品牌增多,截至5月底,全市发明专利申请773件,发明授权专利228件,同比分别增长52.8%和235.5%,居全省首位。目前,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0件、安徽省著名商标92件,正在培育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新产品新技术11个、安徽工业精品6个。拥有这些成果,明显增强了淮北市民营工业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中国工业报记者 徐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