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入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成效初显


来源:中国电子报   时间:2017-05-05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年来,上海重点聚焦产业链对接、价值链提升和服务模式创新,在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6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以《中国制造2025》和《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为引领,深入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总集成总承包、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电子商务与信息化服务、金融专业服务、节能环保、专业维修、专业中介、职业教育等十大重点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1万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2%,发展总体平稳,实现“十三五”开局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增长


  在十大重点领域中,从营业收入规模看,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居前,总量合计占比接近60%;从营业收入增速看,金融专业服务以17.6%的增幅领先增长;从发展的质量效益看,节能环保服务利润增速达到24%,领先于其他领域;新增投资则更多向检验检测领域集聚。


  在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领域培育一批“制造+服务”供应商,提升服务型制造基础能力。在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带动国内产能转移的工程总承包和传统行业的总集成总承包新模式应用等领域,支持电气、宝钢、华谊、振华重工、中船、中国电力等一批制造业企业加快服务化转型步伐,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融资租赁、效益分享等新机制提供更为精准的“产品+服务”,培育了一批如正泰电气、中曼石油等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上海服务”供应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走出去,构建全球化市场和服务网络。


  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培育一批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双推”工程(即“推动电子商务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采用“政府贴一点、平台企业让一点、中小企业出一点”的方式,降低中小企业使用平台服务成本。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平台企业40余家,发展超过2万户本地中小企业用户,在钢铁、化工等大宗交易、五金机电、建筑工程、医疗器械、文化创意、物流供应链、跨境贸易、农业产业链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平台服务企业。


  在产业载体方面培育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土局、市环保局四部门共同推进,全市已批复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39家,总占地面积4857公顷,单位土地面积年营业收入317亿元/平方公里,年上缴税收20.3亿元/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例如金桥、市北、漕河泾松江、康桥、保集E智谷等以研发总部、电子商务、检验检测、高端医疗、智能制造等不同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化集聚,同时围绕产业链对接“众筹服务”,满足园区和企业发展需求。


  加快向“制造+服务”转型


  “十三五”期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十大重点领域营业收入争取实现二位数增长。总体布局方面,“十三五”期末,建设近百家、占地超万公顷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形成“一体二带三区”功能区集群(“一体”指“新城产城综合体”;“二带”是“外环金腰带”、“长三角产业结合带”;“三区”包括“老工业基地调整区”、“中心调整区”和“制造基地配套区”)。


  发展重点方面,在总集成总承包、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业等优势领域继续做强。“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制造业前后端价值链增值和全产业链发展的总集成总承包、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在总集成总承包领域带动产业链“去产能”和“提质增效”,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市场;在研发设计领域抓住工业设计龙头,增强产业创新力;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推动整合产业链资源的嵌入式、平台型供应链管理服务;在信息服务业领域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企业创新发展、推进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培育一批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电子商务平台。在检验检测、专业维修、专业中介、职业教育等领域培育一批成长性企业。


  充分发挥上海在技术人才、商务环境、教育基础等方面优势,在相关领域发掘一批增长快、潜力好的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匹配效率,积极运用财税、土地、人才等扶持政策,培育新的增长点。在检验检测领域鼓励具备资质的检测认证机构扩大服务半径和业务覆盖面;在专业维修领域鼓励制造企业发展设备维护、修理和运营一体化服务(MRO)以及再制造服务;在专业中介和职业教育领域重点培育一批行业性的专业服务机构。


  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工信部《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精神,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以基于服务核心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确立竞争优势。


  围绕深化改革研究政策举措,探索培育产业新生态。“营改增”以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度加深,产业链主体互动紧密,部分行业边界日益模糊,企业竞争开始从产品竞争逐步转向产业链竞争或产业生态竞争,产业链的整合与协同日益凸显重要性。随着“营改增”引导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效应放大,相关配套政策设计应更聚焦具有核心产品、服务或创新优势的平台化发展的企业,围绕其核心优势聚拢上下游资源,形成产业生态,带动配套产业共同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上海三年内打造3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近日印发。计划提出到2019年,上海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力争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
    2017-03-21
  • 上海201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统计显示,2016年,上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0049 3亿元,比上年增长21 9%。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上海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017-03-23
  • 上海商品销售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日前发布的工作报告显示,2016年,上海市商品销售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再次超过1万亿元,消费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2017-03-27
  • 上海:创新驱动 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

    2016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建设全球跨界创新中心、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互联网+”为契机,实现营业收入6904 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 1%,产业发展整体平稳,呈稳中趋缓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7-04-10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