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宝清县绿色食品产业步入快车道


时间:2015-07-15





  近年来,黑龙江省宝清县绿色食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富民强县为落脚点,产业化进程步入快车道,为全县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国家农业部就提出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下简称三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战略部署。截至2013年,宝清县通过认证的“三品”基地面积达198.65万亩,其中有机食品基地5万亩,绿色食品基地32.65万亩;累计获得认证“三品”证书7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2个、绿色A级食品33个、有机农产品6个,认证产品包括食用油、大米、大豆、杂粮杂豆、酒类、蔬菜、山特产品、水产品、中草药等多个品种。先后建立了1个国家级有机食品标准化示范园区,1个省级有机食品科技示范项目,示范、辐射标准化生产面积达6万亩,建设了一批符合国际标准及进口国要求的有机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2001年—2004年,宝清红小豆荣获首批黑龙江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2005年,红小豆、白瓜子及毛葱等产品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大荒米业、三江油脂被确定为省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

  基地规模迅速壮大。随着“三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农副产品生产企业逐渐认识到“三品”认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2005年以后,“三品”生产企业增加到15家,全县的三品认证面积突破198.65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0.6%。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南部潜山区的龙头、小城子两镇的南瓜、杂豆基地区;东北部的朝阳、尖山子、七星河乡的大豆种植区;挠力河沿岸的夹信子、万金山、青原两镇一乡的水稻基地区;位于县城周边的宝清镇和夹信子镇以菜篮子工程服务的绿色蔬菜基地区。形成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龙头企业发展迅猛。宝清县委、县政府通过对企业在认证上给予支持、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在资金扶持上给予倾斜、在企业原料基地建设上给予优先,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加工、销售领域中的作用,走“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路子。通过一系列的扶持,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实力得到明显增强,推动了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拉动全县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先后涌现了“五芳斋米业”、“华泰米业”、“三江油脂”、“宝石河酒业”等一批产品档次高、企业管理严、市场定位准的骨干企业。截至目前,全县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已达到30万吨,占全县农产品总加工量的50%,产值可实现6亿元,共拥有绿色食品基地32.65万亩,带动万余户农民走上了致富的新路。

  品牌效应逐渐凸显。几年来,宝清县政府不断加大对品牌创建的扶持力度,一方面依托资源优势,将强力打造“宝清大白板”白瓜子、“宝青红”红小豆、“宝石河”毛葱等地方优势品牌,通过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地理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以及建立专业化市场等手段,将小品牌推向大市场,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另一方面不断培育发展新品牌,不断加大对“荒原狼”、“一颗抖”、“挠力河”、“洞藏老窖”等新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哈洽会、绿博会、农博会等平台,将这些优质品牌推向市场。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努力,“宝清大白板”、“宝青红”、“荒原狼”、“宝石河”等品牌逐渐为市场和消费者所认可。借助品牌优势,相关的企业也获得了大量的市场订单和潜在客户,地方政府获得了更多招商引资的筹码。特别是白瓜子,近年来瓜子年交易量稳定在15万吨左右,交易额在16亿元,带动就业5000多人。宝清县委、县政府正在着力将南瓜产业打造成“宝清县的一张名片,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一个品牌,农产品交易的一个市场,出口创汇的一个基地,农民致富的一个产业”。

来源: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