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人吃到有机大米”——一个回乡创业大学生的“有机水稻梦”


时间:2014-05-06





  新华网哈尔滨5月5日电 正值插秧时节,姚宏亮推着覆膜插秧一体机正忙着,今年他种的有机水稻将超过2000亩。用农家肥改良的水田覆膜后插秧,这样的种植技术不但产量高,而且攻破了种植过程中的除草、防虫等难题,实现了有机米的“好吃又高产”。

  姚宏亮是黑龙江省延寿县加信镇农民,大学毕业后回家创业。从2003年开始,他把生产有机水稻作为目标。而要想种好有机水稻,就不能使用农药,稻田除草是一个大难题。参照玉米覆膜的模式,姚宏亮在水田起垄,垄台种稻,全部使用农家肥,由于施肥量把握不准,水稻出现大面积倒伏,引起周围人的嘲讽,人称“姚疯子”。

  经过多年摸索,姚宏亮掌握了覆膜水稻亩施农家肥的准确用量,首创的“覆膜有机栽培技术”201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覆膜后再插秧,增加了人力和成本,姚宏亮开始琢磨如何把覆膜插秧连在一起。当时国内没有覆膜插秧一体机,为了支持姚宏亮发展有机水稻,延寿县农业局拿出15万元从韩国购进了一台覆膜插秧一体机,但并不好使。姚宏亮就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装,研制出适合当地的覆膜插秧一体机,大大提高了有机水稻的种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姚宏亮成为当地有机水稻种植“名人”。为推广覆膜有机栽培技术,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2007年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成立,姚宏亮担任理事长。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12人,入社土地面积15000亩,带动1000多农户。在经营模式上,合作社采取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两种模式,生产的有机大米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大米。

  前不久,黑龙江省组织绿色食品香港展,姚宏亮生产的稻米通过香港有机大米验证,成功进入香港市场。

  延寿县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韩昌良说,生产有机水稻最难最关键的环节在于除草环节,“覆膜有机栽培技术”既为稻秧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温条件,又封闭了杂草的生产空间,从根本上解决了有机水稻生产最挠头的除草问题,实现了有机水稻生产的规模化。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陈海涛教授是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专家。陈海涛说,多年的种植实践表明,覆膜有机水稻可节约总用水量的40%左右,每亩可增产25公斤左右,膜下杀虫可以达到95%以上。

  如今,覆膜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已在上海、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多个地市得到应用,并获得成功。姚宏亮说,他要种植更多的有机水稻,让更多的人吃到安全放心的有机大米。(完)

来源: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