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春耕生产拉开序幕


时间:2013-04-24





  哈尔滨日报讯 沉寂一冬的田野再次迎来生机。19日,在位于全省第一积温带的双城市,万隆乡吴家村村民开始大田试播种。记者在现场看到,整地机车打头阵,播种机车跟进播种,当天播种面积200多亩。

  昨天,双城镇也开犁播种。今年全市春耕生产序幕就此拉开。专家会商出台备春耕生产指导意见 自去年秋天开始至今年春季,哈市地区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多125.1%,比上年同期多287%,加上气温回暖慢等诸多不利因素,造成严重春涝灾害和农时拖后,给春耕生产带来极大影响。


  3月21日,市政府召开近年来首次春耕生产形势和对策专家会商会,科学分析春耕生产形势,并请专家建言献策,出台备春耕生产指导意见。


  会议明确了全市备春耕“生产准备突出早、生产措施突出抢、防灾措施突出抗、生产标准突出高、工作推进突出实”的指导思想。同时,组织市县乡三级干部及科技人员深入村屯农户一线指导春耕生产。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铎,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多次深入各区县,调研备春耕生产工作,明确要求要高质量、高标准搞好春耕生产,为再夺农业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多种措施齐上阵,能抢一分不等一秒


  双城市每年春播日期大约在4月15日左右,今年开犁播种明显晚于常年。


  据双城市农委负责人介绍,为将春涝灾害降到最低、并早日开犁播种,双城市制定春耕生产考核方案和技术方案,组织干部技术人员实地踏查土壤解冻回暖状况,“能抢一分不等一秒”,抢农时争主动。4月19日,双城市在万隆乡吴家村试开犁播种。


  素有“水稻王国”之称的五常市,水稻插秧推迟5天左右。记者第一次在民乐乡水稻智能化育秧大棚里看到一排排多层新式育苗设备,稻苗已经长到六七厘米高,达到三叶一芯。技术员告诉记者,针对今年气候特点,五常市多家育苗工厂采用多层育苗技术,一次育苗数量是常规生产的两倍多,过去一个大棚最多放置5000个育秧盘,现可放置9000个,减少一个育苗周期,就可以抢出两到三天的农时。


  记者在呼兰区康金井镇杨木村看到,由于机械不能进地,镇政府组织村民人工倒运玉米秸秆,然后再根据土壤解冻状况,逐步加深加宽排水沟渠。村民刘福全告诉记者,人力整地虽然既慢又累,但能及时给农机作业打好场地,也算是慢中求快了。据了解,呼兰区为每个乡镇调动五六台大马力水泵,不分昼夜地全力排水。目前,除极少部分低洼地块外,其余耕地的存水已基本排光。


  多方助力春耕,生产高潮即将全面掀起


  “今年春播是晚了,但有合作社当后台,我还真不太愁。”昨天,在木兰县利东镇三胜村采访,水稻种植大户刘春涛对记者说出心里话。


  28岁的刘春涛去年加入三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就承租了200亩水田。赶上春涝,一开始心里有点犯嘀咕。近些天,县里的农技人员三天两头到合作社来,帮助社员们研究如何在农时拖后的情况下春耕生产。当得知合作社已在育苗工厂订购了秧苗,30多台农机已检修完毕,刘春涛和社员的心里有底了。


  记者从木兰县农委获悉,该县派出农机监理上门免费为农民年检农机,还组织质监部门严格检查农资质量,坚决把假冒伪劣农资清出市场。


  “今晚阴天,明天白天多云,风向偏南,风速3-4级……”昨天下午,通河县祥顺镇农民王贵云又收到气象局发的第二条气象短信。


  面对罕见春涝,通河县气象部门把服务春耕春播当作首要任务,充分利用电视、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及短信预警平台等载体发布春耕生产气象,连续发布“农业春涝监测预报”、“农业气象专题”,提前3天预报平均气温稳定达到10℃天气,提前3天预报农田地温稳定达到6℃天气,提前5至7天预报晴好时段,提前5至7天预报大于10毫米降水过程。


  市农委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春耕生产资金全部到位,各类农机整装待发,化肥农药等各类农资充足,随着双城开播大田第一犁,全市春耕生产高潮即将全面展开。

来源: 哈尔滨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