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全国水稻第一县”富锦的增产密码


时间:2013-03-28





  黑龙江新闻网讯 50年未遇的极端天气阻挡不了产粮大市富锦紧锣密鼓备春耕的热潮。面对着冬雪大、气温低、回暖晚等严峻的春涝形势,富锦市在春节过后便迅疾打响了抗春涝保春耕攻坚战。8227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大机械阵列顶凌耙雪耢雪,加快融雪散墒和耕地化冻,为快整地、早播种、抢农时争主动,全市35912栋水稻育秧大棚、122个集中育秧小区已全部完成清雪扣棚。

  新建的9个水稻智能催芽车间已全部完成,农技人员正在对浸种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农资下摆供应充裕,春耕资金发放已近20亿元;协调21个私营粮食收储企业,帮助农民烘干和存储粮食,引导农民将手中余粮及时变现……

  站在田埂上,富锦市委书记周宏向记者介绍了2013年富锦锁定的粮食增产目标:2013年富锦市将继续坚持“增稻扩米”战略,水稻、玉米两大高产高效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70万亩、新增面积50万亩,粮食总产力争达到65亿斤,同比增长14%。

  底气从何而来?连续十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中国大豆之乡”、“中国东北大米之乡”富锦市,在2012年实现了粮食生产质的飞跃:2012年,富锦粮食总产超过57亿斤,同比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过11710元,同比增长17%。实现了粮食总产和人均收入“十连增”,水稻种植已从“十一五”初期的55万亩增加到215.5万亩,玉米从“十一五”初期的66万亩,增加到204万亩,经测产,水稻、玉米、大豆亩单产分别达到600公斤、650公斤和160公斤,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一举成为全国水稻第一县(市)、全国商品粮生产第一县(市)。带着疑问,记者试图破解产粮大市增产增收的“密码”。

  用近1/3耕地种植水稻,当年新增水稻50万亩——对一个县来说,即便是耕地面积较大的北方县份,这样的数字也同样具有震撼力;而在一年之内挺进全国水稻第一县,需要勇气和担当,更离不开科学的决策和超常的举措。

  建设全国水稻第一县,富锦市需要解决三件事。

  第一件事,建设全国水稻第一县,规模化的土地从哪里来?

  富锦给出的答案是:加速土地流转,向种田能手种田大户集中,建设水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示范区。

  该市在市财政中安排专项资金,创造性地实施土地规模经营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广大农民把土地集中起来连片种植,采取四种方式促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一是农民联户经营。村集体组织把有资金、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组成联合体或合作社,承包村民与转包耕地,实行统一轮作,规模化经营,联合体内按股分红。二是大户承包经营。在人均土地面积少、外出务工人员多的村屯,政府和村集体创造条件,引导农民把土地向大户集中,实施规模经营。三是土地入股经营。由农户自愿组合,共同出资,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建立了一批紧密型专业合作组织。四是农机合作社经营。以市场化运作为前提,以国省投入资金、市财政补贴为引导,吸纳村集体、大户、农户、企业、社会自然人投资,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股份制模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第二件事,建设全国水稻第一县,高品质的秧苗从哪里来?

  富锦给出的答案是:从人工催芽、中小棚育秧到智能催芽的革命。

  该市利用国家补贴和市财政的大力度扶持,形成强农惠农合力。全市大上水稻智能催芽车间和育秧大棚建设,采取合作社领办、村集体领办、种粮大户领办三种方式运营,为全市水田全部实现智能化催芽、工厂化育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市领导到乡村干部,人人都有一本智能催芽与农民自行催芽效益对比的账本。智能催芽费用为每斤0.25元,农民自行催芽费用为1.25元。智能催芽比农民自行催芽每斤节省费用近1元,并且出芽率、保苗率高。账算透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了,大发展自然是水到渠成。目前富锦市水稻智能催芽车间总数达到21个,全市水稻催芽单批处理能力达到3100吨,智能化催芽、工厂化育秧面积达到150万亩。

  第三件事,建设全国水稻第一县,配套的科技和消化水稻产量的产业链从哪里来?

  富锦给出的答案是:培育两大“农业科技园区”,增加对水稻大市牵拉助推的正能量。

  2012年,富锦市集聚财力物力人力同时给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以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和平台,加速实现与绿色产业园——中国绿谷的“无缝链接”,朝着对所产的稻谷尽快实现全部就地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吃干榨净的目标挺进。

  2012年,富锦与省农科院联手打造了省级高产高效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总面积5250亩。园区内综合了诸多现代农业前沿科技,是提升富锦现代农业质量,与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接轨的核心试验园区,园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科技“进补”与农业观光的农民和游客。与省农科院、农垦建三江管局共建的市、县(市)乡三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都成为引导全市现代大农业加速发展的引擎。

  十八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惠农政策东风为“粮都富锦”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利好”,2013年“全国水稻第一县”富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上演如下重头戏: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田水利基础,重点抓好幸福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泵站改造、节水增粮行动、松干达标等水利工程建设,积极争取松干西堤、南堤和引松补挠富锦灌区等项目,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

  ——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增加水稻、玉米专用设备,组建3个水田农机合作社,在西部镇筹建1个农机作业指挥调度中心,使全市耕地达到机械化全覆盖,为粮食持续稳产增产提供农机装备保障。

  ——增强粮食仓储能力。争取中储粮公司2个直属库项目,新增仓容25万吨;争取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富锦粮库迁建项目年初开工建设。为粮食持续稳产增产提供仓容保障。

  ——提高水稻智能化育秧水平。21个水稻智能催芽车间(包括9个新建的)全面投入使用,全面提高耕地旱涝保收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建设,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服务到户率和气象干预成功率。

  ——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引进力度。完善镇级区域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技、水利、农机、畜牧科技服务质量。加强农民创业就业服务,积极解决农村“两个剩余”问题。鼓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经营、快速成长,农民合作社力争达到235个。

  与此同时,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思路,该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质量,有效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