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江苏企业搭乘万里行快车 现场销售超30亿


时间:2011-11-29





华中的武汉、西北的西安、东北的沈阳,到华南的海口、中南的长沙、西南的南宁,再到江苏省内的镇江、苏州,“江苏产品万里行”活动开展两年多来,数千种名优新特产品和5000多家企业搭乘“万里行”的快车走进千家万户,每站现场销售、合同及意向成交金额均超过30亿元,这让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市场机遇无处不在,内需市场潜力无限。新兴出口市场值得挖掘,“万里行”将继续走下去。
  
   新的市场,新的发展空间
  
  江苏鑫锐是一家生产汽车刹车蹄的企业,随着欧美市场需求减少和各种成本攀升,产品利润从20%—30%降至不到10%。“以前中东、南美市场需求大,根本就没想过开拓其他市场。”南宁展销会是公司董事长郑阿红首次参加“万里行”,11月12日展会首日,越南客商余群江当场签订每月供货30—50吨的合作协议。
  
  “江苏产品大多出自规模企业,生产、销售均有很强的保障,在市场上树立了‘货真价实’的好形象。同时,新产品研发能力、科技含量、市场敏感度等高人一筹。”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负责人林耀平参观“万里行”展销会后,热情邀请江苏鹏胜重工和明兴科技到综保区设立销售部。
  
  “江苏产品万里行”是我省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拓展内需市场的重要工程,自2009年7月启动以来,已先后举办7次展销会和1次营销创新大会。考虑到当前出口需求不旺,“万里行”第八站特意奔赴广西,拓展东南亚外贸市场和西南地区内需市场。
  
   对于出口转内销和开拓新兴市场的企业而言,最大优势是产能充足,最大不足是缺少品牌和市场优势,而要突破这个瓶颈,平台的价值就显得非同一般。
  
   “按常理,开拓广西和东南亚市场,得花五六十万元开个专卖店,被动等候顾客上门。而参加‘万里行’,每天上万名消费者和客商主动参观选购,能让我们以最快速度了解市场。”南宁展销会上,苏州阿仕顿服饰200多款样式新颖的男装不到两天就销售一空,董事长龚政感慨地说,走出华东市场这个“圈”,市场顿时豁然开朗。
  
   与市场“对表”,才会越来越“准”
  
  记者跟随采访“万里行”发现,很多企业的展品一站比一站丰富,常州喜马拉雅户外装备就是其中一家。
  
  第一站武汉展销会时,喜马拉雅展出的只是一些功能简单的帐篷、户外椅,而现在已拥有露营帐篷、睡袋、探险装备等全系列产品。“‘万里行’第一站,我们对国内市场有了点朦胧感,第二站时在展销会现场被动等待‘约会对象’,第三站时主动到当地市场找朋友,后面几站就与市场开花结果了。”董事长张琪说,两年过去了,喜马拉雅已在全国拥有300多家代销店,内销比重已从“万里行”之前的零跃升至目前的15%。
  
  市场拓展越广,与需求“对表”就越准。参加完第三站“万里行”后,泰州远东纸业就着手升级改造生产线,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同时加大研发力度,生产高品质的婴儿用纸、生活用纸,利润水平大大提升。
  
   “万里行”不仅帮助企业卖产品,还推动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每到一站都会举办产业对接会。南宁展销会期间,东盟国家商务机构和广西开发区、采购商、广西江苏商会与我省沙钢、红豆等企业达成多个产业合作项目。“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有序转移到中西部,不仅为我省转变发展方式腾出空间,还为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提供发展动力。”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政府引路,更需企业主动
  
  也许有人要问,身处日益成熟的全国性大市场,为何还要由政府牵头到外省办展?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认为,目前同质同类同性能的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政府带领企业拓展市场,是以政府公信力推介企业品牌,展示的是一个地区产品的整体形象,能迅速提高该地区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消费认同感。
  
  当然,政府引路并非政府包办。记者采访时,也有个别企业坦言收获有限,展洽会期间达成合作意向较少。有关人士就此指出,没有无机遇的市场,只有不主动的企业,政府搭台引路,企业要积极跟上,把前期基础工作和后期客户维护好,肯定能有收获。
  
   2009年10月,“万里行”走进陕西西安,波司登旗下的冰洁品牌负责人提前一个星期抵达西安,邀请当地知名商场在“万里行”现场考察冰洁羽绒服,并根据当地市场需求精心挑选布展产品。西安展销会期间,西安开元等知名商场与冰洁现场签订销售合同。这两年,冰洁在陕西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像冰洁这么幸运,未能闯过品牌、渠道等转内销、拓新兴市场的道道难关,而陷入外需不足、内销受阻的两难境地者并不鲜见。对此,专家建议,可以借鉴外省企业“抱团”在异地建“义乌商贸城”、“广东商贸城”的做法,借助江苏商会等力量建设“江苏商贸城”,同时设立“网上江苏产品万里行”,变流动展销、不定期展会为固定式、常态化的展销平台,破解企业开拓市场遇到的渠道、品牌等难关。































来源: 新华报业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