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给保障房装上“升级软件”


时间:2013-01-08





  【后期管理】

  这么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成后,后期管理是最大的问题,建议建立“社区—小区管委会—民情联络员—居民”四级自治体系

  江劲松(市人大代表):南京现有的四大保障房片区总建筑面积约900多万平方米,这么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成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后期管理问题。我建议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构建持续运转的保障体系。同时要强化社区管理,探索完善保障房社区“属地化与社区化”管理理念,即保障房社区的管理要与小区所在地街道社区的社会管理紧密结合。一般的居民小区,呈现相对较为封闭的形态,已有非常成熟的自我物业管理形式,社区管理部门一般不多涉足。但对于保障性住房小区,不仅要实现保障房物业管理形式,社会的管理与服务更需要跟进。建议由市住建委牵头,探索建立“社区—小区管委会—民情联络员—居民”四级自治体系。政府还可以把部分公共服务职能通过第三方来解决。

  保障房千万不要变成新的“城中村”

  张宏(市政协委员):大家高高兴兴搬进新家,住了三五年之后,电梯谁来维护保养?体育设施坏了怎么办?我们需要对保障房公共设施的维护拿出更加细致的保障措施,并且付诸实施。保障房建成之后,解决了城中村的问题,但是不少人住进保障房,开始养鸡种菜,甚至高空抛物。应该在搬迁之前定下门槛,立下规矩,杜绝这些情况,千万不要再变成新的“城中村”。

  【配套设施】

  金陵中学已选出岱山新校区校长,9月份开始招生

  苏华(市政协委员):我是金陵中学的一名教师, 更多关注教育惠民问题。今年四大保障房片区配套引入市区名牌中小学,建成15所中学、16所幼儿园。其中,金陵中学在岱山片区建设2所公办学校。去年11月,我自己曾去现场看,当时还是一片工地,今年9月开始招生,时间非常紧。为确保办学质量,在硬件建设同时,学校着手进行师资选拔和培训,全部工作按照9月1日开学目标进入倒计时。办学标准参照金陵河西分校、金陵仙林分校、金陵汇文等学校标准进行,主要招收保障房片区生源。眼下,新校区的校长、中层领导已从本校的骨干教师中挑选,配齐优秀师资力量,让保障房片区校区在“硬件”一流的同时,“软件”也不缩水,把这件惠民实事办好、办到位。

  【申请门槛】

  保障房信息公开透明,分配标准应动态调整

  郑雪平(市政协委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南京新开工保障房300万平方米,竣工500万平方米。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但我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房屋出租信息,很多房源都在保障房片区,这说明有些拿到保障房的人,并非缺房子住,而是将其当做“发财手段”。如何使保障房分配到真正需要的百姓手里?我建议,保障房门槛不应一成不变,要根据轮候人群数量、市民收入、居住水平以及住房价格等因素动态调整。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申请审核和配租配售程序,予以公开。

  廉租房空置、出租、转售,应该处罚

  林凌(市政协委员,台联界别):南京正在大力建设保障房,这是市政府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我要提的建议是,健全保障房尤其是廉租房的退出机制。比如有些市民在申请廉租房时,是符合条件的,但一段时间之后,他的生活水平提高,可能就不符合廉租房的租住条件。这时就应该退出廉租房,把房子让给其他市民。可以实施奖惩结合,对主动退出的予以奖励,在今后租房和购房时享受一定的优惠等;明明不符合条件但不肯退出或骗租的,予以处罚。此外,对于廉租房空置、出租、转售也应该建立处罚机制,让保障房分配更公平,惠及更多需要的市民。

  降低申请门槛,简化申请手续

  王真理(市人大代表):2008年,我市出台政策,人均收入1000元以内、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城镇居民,可以享受住房补贴,申请经适房。近两年来,相当一部分低收入群众因为收入超过了这一标准而无法申请保障房,但实际上,他们仍属困难群体。建议适当降低保障房申请门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改造危旧房65万平方米,城中村190万平方米,对涉及到的困难群众,应该尽可能地降低申请门槛,让保障房惠及更多市民。另外,建议简化保障房申请程序。目前,困难群体申请保障房须提交的材料很多,有身份证明、收入证明、房产证明、婚姻证明等约16项,其中房产、婚姻、收入等信息,完全可以在各部门的信息平台上查到,完全没有必要让申请者提供。建议能够精简一些申请材料,让困难群体能更方便地申请到保障房。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乡村农民安置房

  刘人祥(市人大代表):眼下南京正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街为抓手,建设新市镇、新社区,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保障好农民住房权益。白马镇是南京城乡统筹发展试点镇街之一,我们的做法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新市镇、新社区,实现“三个置换”,即农民用宅基地置换两证齐全的商品房、用土地证换城镇化社会保障、农民身份置换成市民。我们将在金谷佳苑新市镇、石头寨片区新社区、何家新社区3大片区开展这项工作。全镇目前已通过统规统建新市镇、新社区安置了960户农民,已参加城镇保险的农民有2000多户,解决城镇就业2600人。农民以成本价拿到两证齐全的安置房后,可以市场价出售,增加了农民家庭资产性收入。

  去年底开始,总投资近400亿元,备受市民关注的岱山、上坊、花港、丁家庄四大片区8.2万套保障房陆续交房。如何保证保障房的公平公正分配?附近的配套设施能否跟上?入住后如何进行后期管理……昨天,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就这些市民关注的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大家认为,要真正把保障房片区打造成市民幸福新家园,除了一流硬件设施外,其配套的一系列公共服务管理“软件”也需要按照城市现代化标准,来一次“升级”。

来源:南京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