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解读: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时间:2011-12-23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表报告在综合考虑现有发展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今后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十二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这一目标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两个提高”、“两个达到”、“两个增强”。

  上述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分别对应的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与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相一致,与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的目标相衔接,充分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要求,符合内蒙古的实际。同时,报告还对今后十年的奋斗目标作了描述和展望,提出要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走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前列。这些目标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

  一、“两个提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报告提出实现“两个提高”,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这明确了我区未来5年推进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思路,突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是对第八次党代会发展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两个提高”是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在低起点上实现了高增长,但放在全国发展大局来看,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尚未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从经济总量看,我区生产总值迈过了万亿元门槛,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而全国已有一半省份超过万亿元,我区只处于中游水平。从发展阶段看,我区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初级产品比重高,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经济增长方式看,我区外延式、粗放型增长的特征仍比较明显,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和投入的依赖性较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区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切实解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

  “两个提高”是实现“两个翻番”的必然结果。报告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这意味着这两个主要指标5年内将实现翻番。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总量指标5年内年均增速只要接近15%大于14.87%就可实现翻番。“十一五”期间我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速达到了17.6%和29.4%,分别比全国年均增速高出6.4和8.1个百分点,而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7%。据有关部门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率可达14.6%和14.9%。从我区发展的态势和条件看,实现“两个翻番”是完全可能的。届时,我区生产总值将达到2万亿,财政总收入达到4000亿,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都将进入全国前列。

  二、“两个达到”顺应了各族人民的新期待

  报告指出确保“两个达到”,即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全区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两个达到”是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的具体体现。我区城乡居民收入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十五”以来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3%,而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只增长10.8%和7.5%。2010年,我区城乡居民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差1411元和389元。城乡、地区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5∶1扩大到3.2∶1;收入水平最低的盟市,城乡居民收入还不及最高盟市的一半;20%的城镇最高收入户与2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相差7.6倍,62.5%的城镇居民和61.7%的农牧民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我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以及城乡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与沿海地区、中部省市比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报告指出,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

  实现“两个达到”任务艰巨,需付出艰苦努力。报告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国家“十二五”规划这两个指标的预期目标均为7%以上,届时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801元和8302元。我区实现12%的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1190元和9746元,即可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均达到了12.7%,若全国“十二五”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我区城乡居民收入要想在“十二五”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速必须比全国快1.74和1.53个百分点,即分别达到14.44%和14.23%。因此,实现这一目标,难度很大,任务艰巨,需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三、“两个增强”突显了我区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

  报告提出“两个增强”,即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这找准了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瓶颈,既是奋斗目标又是工作重点和举措。之所以提出“两个增强”,是因为目前我区这“两个能力”较弱,不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瓶颈。

  基础设施的制约。目前,我区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出区通道不畅,是制约我区发展的最大瓶颈。全区公路技术等级不高,网络覆盖面低,路网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铁路运输能力尤其是干线能力紧张,我区铁路年货物发送能力仅为6亿吨,请车满足率不足40%,是全国三个没有快速铁路的省区之一。能源外送通道不畅,电力装机已达6500万千瓦,而建成的外送通道容量不足2600万千瓦。水利建设滞后,水资源保障能力不强,蓄水调水控制性骨干工程少,农牧业水利基础薄弱,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耕地面积的40%左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生态环境的制约。近几年,虽然我区实现了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但生态环境脆弱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在退化。目前,我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面积占36.7%,10亿亩可利用草原中还有70%的面积存在退化和荒漠化。我区是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不好,不单影响我们自己,还将直接威胁到东北和华北的生态安全。

  节能节水减排的制约。我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期,面临经济快速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需要处理加快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区重型化的产业特征仍十分明显,工业中能源、冶金、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占到2/3,服务业中交通运输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接近30%。2010年,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1.9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5.6%。产业结构特征决定了我区今后几年节能减排难度与压力将会很大,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十分严峻。我区水资源十分短缺,据测算,全区现状缺水10亿立方米,未来十年缺口将达到30亿立方米。同时,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并存,2010年全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03。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上述制约瓶颈,报告提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增强发展保障能力,必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后我区加强基础设施应该抓好四个方面:一是以打通连接周边省区通道为重点,统筹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枢纽规划和建设,加快推进快速铁路客运通道、铁路煤运通道、出区高等级公路建设,提高区内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加快形成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二是实施重要输电通道和联网工程,加快远距离输电、输气工程建设。三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工程措施力度,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四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我们要把保护生态放在优先位置,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统一。要以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坚持用发展的办法保护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加快推动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双赢。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动资源由初级开采、初级加工向综合利用、精深加工转变,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面临许多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分工格局将继续发生新的变化,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为我们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正在加速孕育,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推进以绿色、低碳、智能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资源输出国正在改变单一的资源依赖发展模式,开始向以增强内生动力为目标转型。只要我们抓住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带来的机遇,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就可以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区发展面临良好的国内环境。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为推进我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区经济主要靠国内需求拉动,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国内需求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我们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区域合作加强,产业转移加快,沿海地区和周边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北上西移,为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

  从自身看,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实现跨越式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3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72亿元,跨过万亿大关,由全国第24位上升到全国第15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的9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70亿元,跨过千亿大关,由全国第23位上升到全国第14位。能源、原材料、农畜产品等主要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战略基地,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正如报告所说,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努力,内蒙古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内蒙古在持续积累的物质基础上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区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奋力赶超的发展氛围,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