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创建农产品绿色品牌


时间:2013-12-04





  农产品标准化就是按照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标准要求生产农产品的全过程,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举措。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是全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对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切实提高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水平,多年来,我市通过产品认证、产地认定、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加强投入品监管等措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农产品标准体系初步建立标准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近几年来,我市加大支持力度,把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创建作为建设设施高效农业的重要突破口,全市已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制定了一批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奠定了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基础。

  农产品标准体系初步建立。我市建立了以农产品安全为核心的标准化体系,结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了30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24项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作为地方标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

  建立示范基地,引导标准化生产经营。我市围绕瓜果蔬菜、玉米、葵花等主导产业,建立了规模化、高标准的科技示范园区64个,通过示范园区的示范引领,带动各个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和经营。如杭后的康尔徕、五原的民隆万亩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临河的四季青等,这些示范区在带动产业发展、实施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抓手。标准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我市充分发挥农产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合作经营,通过订单的方式把部分农户与合作社、农产品龙头企业联系起来,统一实施农产品标准。目前,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产面积达357.1万亩;畜牧养殖规模达158.4万头只,其中:无公害畜产品养殖规模为130.6万头只,绿色畜产品养殖规模为26.2万头只,有机畜产品养殖规模为1.6万头只。蜜蜂3万群;水产品养殖规模为1.6万亩。全市有5个旗县区18个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包括小麦、玉米、食用向日葵、油用向日葵、番茄和青椒8种作物,总面积282万亩。 农产品绿色品牌效益不断增加。目前,全市获得“三品一标”标志认证的产品总数达到284个,其中:有59家生产单位的166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36家生产企业的10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5家生产企业的18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专家评审备案,分别是“河套巴美肉羊”、“河套番茄”和“河套向日葵”。

  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

  我市农牧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

  资金投入少。相关部门所能筹集的资金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三品一标”认定与申报、农业环境监测和市场准入检测等各项工作的需要,标准化生产投入的成本越来越高,特别是农产品日常公益性检测经费难以保证。

  标准化程度不高。搞好农业标准化工作,标准是前提,标准的落实点在农村,近年来,我市虽然采取下发文件、发放简报、召开现场会、农户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农业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牧民对农业标准化的概念仍然缺乏认知,农牧业生产不能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导致生产的农产品产量低、品质差、不安全、效益低。

  规模化程度低。虽然有的产品如恒丰、双福面粉等是我市的品牌产品,在全区也是有名,基地规模也比较大,但大多数产品,按严格要求来说基地还是比较小,农户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机械化统一作业较困难,即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防病治虫、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等标准化操作较困难,即使是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农产品也难以大批量高质量生产,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形成大气候,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品牌的知名度低。农业标准化工作,说穿了,就是围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并能稳定保持质量,打造农业精品的全过程规范化重复性操作,关键是要打造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搞出地方特色。这几年,通过我市的大力宣传,采取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市场上对我们的本地农产品品牌有了一定认识,但范围不宽,知名度不高,有的仅仅在本市或本县范围内有名,还不能做到让全区乃至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产品。

  创新机制 寻求突破推进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将围绕质量标准体系、推广实施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监管体系等建设,制定规划,细化责任,创新机制,寻求突破,使全市农产品标准化工作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根据我市目前现有农产品标准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组织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并要随着农产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国际国内市场要求的提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及时完善标准,提升标准水平,逐步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面向国际国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在开展常规检测的基础上,我市将尽快建立机动性、贴近农村、就地就近的快速检测网络。同时,要建立健全农牧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市场的质量检测点,努力在我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确保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测。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我市依托现有的技术、执法队伍,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和整治,特别是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整治。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突出市场的拉动功能。对我市有潜力的龙头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其建设稳定的标准化原料基地,让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增强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推行“合同”、“订单”农业,把市场和农户的共同利益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强化市场服务功能,构建营销网络体系。在大中城市的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营销网点,积极为我市农产品开拓市场、找销路,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支撑。按照市场规律,采取优质优价,以价格的差异来调动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效果。 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我市将继续实施农业品牌化激励政策,对农产品标准化建设给予大力扶持。从基础设施、标准化示范、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农产品标准化建设领域,开创农产品标准化投入的多元化格局,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