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科协为我盟大棚蔬菜种植引进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


时间:2013-11-25





  听说巴彦浩特镇巴彦霍德嘎查一些农民在蔬菜温室大棚中,用上了一种既增产又省化肥农药的新技术装备,11月18日下午,记者在盟科协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巴彦霍德嘎查,在农民欧自元、李春生的大棚里见到了这种增产“利器”——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器。近日,盟科协在阿左旗巴彦浩特镇开展了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试验示范,这两家便是其中的示范户。

  欧自元和妻子正在采摘辣椒,看到盟科协工作人员,他高兴地合不拢嘴。欧自元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棚陇椒占地6分,过去采摘一茬也就500多斤,现在用了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器,一茬辣椒至少增产300斤,如果按每斤辣椒批发价3元算,就增加收入近千元。而使用施肥器的开支才是每天3元,其中包括5斤碳酸氢铵2.5元,电费0.5元。“使用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器后,最直观的感觉是辣椒的叶色更绿了,果实肉更厚了,所以增产是必然的。”欧自元说。

  在李春生的彩椒大棚里,他告诉记者,使用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器的好处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省肥省药。他说,虽然只用了一个月的施肥器,但已经用不着施其他叶面肥了,地里只是施用分解出的氨水,而且彩椒也不得叶霉病了。这样下来,保守估计一年能省下500元化肥和二三百元的农药款。同时,使用施肥器后,彩椒的叶色深了,花也大了,坐果率提高了。

  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了正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的巴彦浩特镇农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马凌。马凌告诉记者,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器由一个热分解装置把碳酸氢铵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氨气通过两个装有水的装置变为氨水,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则通过管道输送到温室大棚中,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用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是今后大棚蔬菜种植的方向,好处很多:施肥器操作简便,成本低,每天使用70分钟,投入只需3元左右;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明显,根据国外和国内农业发达地区的经验看,增产幅度至少在50%以上;开花期、成熟期提早,缩短了农产品生长周期,可提前上市调节市场;改善农产品品质,病虫害轻,使用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后,蔬菜营养充足有光泽,植株健壮,口感好;还能大量减排二氧化碳,过去碳酸氢铵在正常施用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绝大多数会排放到大气中,而使用这项新技术后,二氧化碳变成肥料供植物光合作用,并转化为有机物,氨气则变为氨水,肥效也不损失。

  阿拉善盟科协主席张宝平说,盟科协在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过程中,结合“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要求,于10月初拿出近2万元购置了10台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器,发放给巴彦浩特镇部分大棚蔬菜种植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试验示范。下一步,他们打算把这项新技术推广到全盟。

来源: 阿拉善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