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李争粉    时间:2014-10-11





  “一次创业”,成都高新区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

 “二次创业”,成都高新区践行“五个转变”;

  “三次创业”,成都高新区将通过打造五级产业集群、优化三类空间布局等措施,充分释放改革、开放、创新三大红利,到2020年,把园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中区”,为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奠定产业基础。

  “通过实施《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释放改革、开放、创新三重红利,将有力地推动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在四川省‘三大发展战略’和成都市‘四化一驱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是成都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也是全面推进“三次创业”的关键之年、发力之年。《规划》的出台,不仅为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描绘了细化、量化的路线图,同时也体现了成都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开放、推动创新的着力方向。

  五级集群构建“高端产业集中区”

  据了解,2013年,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1039.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3亿元,成为四川省首个GDP过千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园区;在科技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继续稳居全国第四,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第三。

  而《规划》则对成都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规划》明确提出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的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中区”,打造高新区经济升级版,为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奠定产业基础。

  在此总体目标下,《规划》提出可量化的目标: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到2020年,产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0%,税收超过500亿元。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产业体系和企业结构显著优化,到2020年,基本形成1个5000亿级、1个2000亿级、3个1000亿级、1个500亿级和3个100亿级产业集群,现代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力争培育1个千亿级、4个百亿级、7个五十亿级、50个十亿级、200个亿级企业,企业结构显著优化。

  《规划》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4+1”)为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主导产业。同时公布了六条基本路径: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坚持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发展动力上,坚持创新驱动为主要素驱动为辅;在发展主体上,坚持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组合支撑”;在发展载体上,坚持平面空间整合拓展和立体空间高效利用;在发展机制上,坚持行政体制创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发展。

  “不‘唯GDP论英雄’,这一思路贯穿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的产业发展规划。”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经济目标,《规划》立足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立区使命,着重强调创新、开放和生态目标。

  在创新驱动方面,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显著增强。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8%以上,发明专利授权达到11000件以上,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0项以上,制定国际标准20个、国家标准400个以上,培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新型企业1000家以上,聚集各类高层次创业人才5000人以上,孵化企业达到10000家。建成一批世界水平的研发基地,形成一批全球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突破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专利和标准,不断产生适应科技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新模式,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高新特色的良好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在开放合作方面,国际竞争力和引领示范作用显著跃升。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聚集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150家以上,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20家以上,培育国际知名品牌10个以上,产业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区域极核作用和示范引领地位进一步突出,对区域经济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

  在生态发展方面,绿色发展和产城融合水平显著提高。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降低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比2012年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比2012年减少10%,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特色化城市文态、优美化城市生态“四态合一”。

  布局 “一核两区多园”

  成都高新区以130平方公里的管辖面积,贡献超过千亿元GDP和超过百亿元地方财政。”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而不是以要素驱动来获得增长,这是成都高新区在制定《规划》过程中探讨最多的问题之一。

  《规划》提出的破解之道是:“一核两区多园”,通过优化三类空间布局,按照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纽带,科学统筹西部园区和南部园区资源,合力建设高科技产业新城。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核两区多园” 总体布局,是指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新的增长极核,着力优化创新型都市产业战略性布局;优化现域西部园区先进制造业功能性布局、南部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性布局;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多方位拓展空间资源,形成开放式布局格局。

  在现域空间优化布局方面,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先进制造业功能性布局,形成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基础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先进环保产业五大产业功能区,优先提供商务商业配套、生活服务配套、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绿地配套四类功能配套;南部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性布局,形成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四大产业功能区,优先提供商务商业配套、生活服务配套、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绿地配套四类功能配套;新川创新科技园创新型都市产业布局,以创新型都市产业为主要产业形态,形成综合性研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生物产业集聚区、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区、金融和商务服务业集聚区五大产业功能区,形成一条探索TPP规则新通道,形成一个展示跨国合作模式新窗口。

  在拓展空间开放式布局方面,突出成都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支点城市作用,充分发挥成都“蓉欧快铁”和欧亚大陆航空枢纽优势,以成都高新区现有空间作为核心增长极和辐射源,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采取连片扩展、飞地共建、园区援建模式,突破现有产业空间制约瓶颈,探讨虚拟园区合作模式、特殊海关监管下的国际园区合作模式等,加强区域合作,拓展主导产业空间链条,形成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其他产业园区为延伸的开放式空间布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