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以创新创业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时间:2016-08-16





  2015年,青岛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政策制度建设、平台载体建设、队伍能力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不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首先,政策内容实现新突破,政策环境更加优化。为保证“双创”工作的顺利开展,2015年青岛市出台7个规范性文件,形成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文件内容都是从问题出发,有规划、有路径、有措施,努力做到可操作,实现精准扶持。政策文件的出台,对孵化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众创空间科学构建以及众创生态的打造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2015年,为支持创客发展,青岛市围绕众创空间和孵化链条建设,出台《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创客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创客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创业青岛千帆启航工程实施方案》《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众创空间管理办法(试行)》等4大政策文件,构建了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有效促进了该市“双创”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加强制度设计。为适应形势发展,修订出台新的《青岛市科学技术局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将原认定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评价指标3个文件统一到1个文件,内容更清晰、指标更科学。同时,出台创业孵化与投资基金、孵化器房租补贴等2个青岛市“千帆计划”配套实施细则,政府资金与孵化器管理运营机构按4∶6比例共同出资设立种子基金,为孵化器持股孵化提供条件支持,通过考核孵化服务绩效,将奖励补助与考核结果挂钩,促进孵化器建立长效机制。此外,在服务机制方面进一步创新,开展“创客护照”登记,促进创客优惠政策落地的一项具体举措。


  其次,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形式和内涵更加丰富。一是孵化载体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方面,孵化载体建设规模达到千万量级。2015年,青岛市孵化器建设支撑项目新开工213万平方米,新增投入运营171万平方米。另一方面,孵化机构数量超过百家。2015年,青岛市新认定区级孵化器44家,孵化器总数达到120家。其中,26家被纳入国家级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


  二是孵化模式更加多样化。在众创空间发展模式方面,海尔“人人创客”模式已成为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开放服务平台,推动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青岛市依托青岛大学和在周边物业改造基础上建设的青岛创客大街,经过一年的筹备、策划和组织实施,已于去年12月初正式开街。青岛创客大街现有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可容纳创客3000名,致力于服务大学生、创客和草根创业者的创业生态圈。


  专业特色日渐凸显,各区市推进的众创空间建设项目各具特色,如聚焦投资孵化的VC众创空间,以教育培训为主的邻客创业公社,从技术转移出发的海洋+创客空间,该市众创空间建设蓬勃兴起。


  三是公共研发平台内容更加充实。为支撑创新创业,青岛市早在2013年就启动了公共研发平台建设,采取边建设、边服务、边完善的方式,加快推进。目前,该市已建设13个公共研发平台,总投入21.3亿元,财政资金支持3.84亿元。


  第三,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孵化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一是专业服务机构引进取得实质性突破。2015年,青岛市引进了黑马全球路演中心、广州创大、正和岛狂客驿站、深圳前海厚德、深圳力合星空、北大纵横、中关村Binggo咖啡等专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的引进,使该市孵化器专业化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二是服务队伍日渐壮大。从业人员规模迅速壮大。2015年,青岛市孵化器从业人员达到1800多人,同比增长70%。邀请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创训练营、北京创客空间等高水平专家对学员进行培训。创业导师队伍更加专业,通过孵化器聘任导师、区市建立创业导师库等,吸引集聚具有专业水平的创业导师697人,其中12人为中国火炬创业导师。社会组织作用日渐增强,推动成立青岛创客联盟,孵化器协会、创优会、黑马会青岛分会等服务创客的社会组织日渐活跃,逐步形成创业社会资源网络。


  三是孵化成果更有显示度。截至2015年年底,青岛市各类孵化器入驻企业总数达到5358家,其中2015年当年新增在孵企业1465家,创业企业数量显著增长。在2015年的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该市孵化器入孵企业华高墨烯获得全国大赛新材料行业第二名,另有健康医药团队、鲁渝新能源等企业和团队获得全国大赛优秀奖。


  第四,创业活动品质实现新突破,创新创业氛围空前高涨。一是活动规模和规格实现新突破。2015年,青岛市先后举办了6次大型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实施,推动全市创新创业氛围达到新高潮。


  二是创新创业宣传谱出新气象。2015年,青岛市“双创”工作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及地方各类媒体对该市创新创业工作进行了专门和系列报道,充分展现了青岛创新创业的城市形象。


  第五,树立典型实现新突破,创业服务新模式和标杆逐步形成。一是海尔“海创汇”众创空间,共圆大众创业梦想。“海创汇”是2014年在海尔“颠覆自我,转型突破”中创建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在实施战略转型、组织颠覆和机制颠覆过程中实现企业转型。截至2015年年底,“海创汇”已孵化项目1140个,其中22个项目进入A轮融资环节,12个项目估值过亿元。


  与此同时,“海创汇”积极搭建众创平台、服务创新创业,创新众创模式、广开创业渠道,释放政策红利、鼓励创客成长。


  搭建众创平台、服务创新创业方面。“海创汇”创建海尔创客学院,开设创业公开课、创业训练营、举办创业大赛,支持小微创业成长。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美国麻省理工等国内外高校,共同发起成立创客训练营、创新创业联盟,累计帮助4万余名创客实现了创业梦想。


  创新众创模式、广开创业渠道方面。与海尔集团主业强相关的创业项目,“海创汇”按照企业占大股+引入风投+员工跟投的方式成立A类创业公司,如草根创业的雷神游戏本。与海尔集团主业弱相关的创业项目,“海创汇”按照企业占小股+引入风投+员工跟投的方式,成立B类创业公司,如开放资源创业的小帅影院。


  与此同时,“海创汇”还发展出脱离母体孵化模式。创业团队完全脱离集团,自筹资金,借助企业资源自行孵化,达标后企业承诺回购。


  释放政策红利,鼓励创客成长方面。“海创汇”平台在为创客们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的同时,推出了若干优惠服务政策,帮助创客实现创业梦想。


  基本服务政策。“海创汇”为入驻众创空间的创客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并使用有关办公设施;帮助入驻项目争取有关政策支持;免费获得海尔HOPE平台的技术资讯服务;免费获得创业公开课以及与创业导师、创业成功人士交流机会;帮助对接海尔生态圈内的包括基金、供应链、渠道、物流、用户等资源和合作机会。


  增值服务政策。优惠获得工业设计、外观设计等深度服务;优先获得海尔天使基金投资;优惠获得HOPE技术情报深度服务;优先获得项目路演及投融资推荐机会;有机会利用海尔积累的用户资源、研发资源和物流配送资源;优惠利用供应链资源;优惠获得“创意-设计-制造-销售”全产业要素服务。


  二是青岛创联工场众创空间,打造首家O2O众创空间。青岛创联工场紧紧抓住全球资本投资前移和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机遇,借助青岛市全面实施“创新、创业、创客”战役的政策导向,立足全国,突出特色,倾力建设共享联合办公O2O线上线下众创空间,探索出一套全新的“互联网+服务”众创发展模式。


  创联工场创立于2008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共享联合办公的创业孵化和众创空间运营企业之一。其定位于城市核心商务区整层租赁甲级写字楼,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将整个楼层分割成创客分享区、会议会客区、公共服务区、加工实验区、休闲休息区和共享办公区等六大板块,并配备全套办公设备设施和网络空间,为创客提供拎包入住,低成本创业生态环境。


  截至2015年年底,创联工场国内布局已覆盖青岛、济南、南京、武汉等近十座城市,20多个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连锁众创空间,总面积达3.1万平米,吸引近6000多个创客团队入驻,并与入驻团队建立共生共赢发展关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成长生机。目前,创联工场在青岛建设的6家众创空间,已入住创客团队600余个,解决就业2600余人。


  创联工场不断探索“互联网+服务”的众创模式,致力于打造国内第一家以共享联合办公、O2O模式运营的众创空间,打破创业围墙,真正实现“人人可创客、处处能创业”的低门槛、便利化创业目的。利用“互联网+服务”模式,创联工场发挥线下有网点和线上有资源的众创服务优势,为全国各区域创客提供多元化、成本低、全系列的创业服务,极大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创联工场线上平台主要集合创业服务、职业社交和互动营销等三大功能模块。职业社交:为创客提供线上信息发布、在线交流、社群活动等功能,强调创意与分享,让每位创客可以感受职业社交的多元化,享受共享经济的震撼力。


  互动营销方面,创联工场为每位创客开通营销发布功能,创客可以发布产品、服务、甚至DIY的手工制作。创联工场平台上6000多名创客可以“家人”的身份购买或分享,也可对产品提出改进建议,也可能通过平台找到自己的下一个战略合作伙伴。


  创客服务方面,创联工场针对创客“资金、市场、团队”三大需求,创立六大创业服务平台,突出“互联网+服务”理念,用便利化、多元化、廉价化的服务,帮助创客实现创业梦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