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32部门联手整治酒类市场


时间:2012-10-17





  本报10月16日讯 全省酒类流通监管工作现场会今日在朔州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打击侵犯酒类产品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酒品的不法行为,即日起,我省32个部门首次联手,从酒类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物流运输四个方面,进行市场整治,通过整治,让假酒无处藏身。2010年10月,我省启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

  该项行动涉及32个部门,主要包括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等,牵头部门为省商务厅。今年5月以来,省商务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酒类流通领域专项整治活动。全省酒类管理部门共检查酒类批发企业2901家、零售企业33095家,各类宾馆、饭店、酒企5112家;查办各类案件462起,查处违法酒品案值683.63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起,案值151万元。“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酒类市场存在的问题仍旧突出。”有关负责人介绍,即日起开始的行动,32个“双打”成员单位共同参加,就是想做到无缝对接,通过活动,让假冒伪劣酒无处藏身,切实使酒类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此次酒类专项整治为期一年,省专项治理领导组专设举报投诉渠道,接受企业和个人的举报投诉,投诉电话为12312。对举报投诉发现的线索,执法部门会认真核查,属实的将严查,对举报人会按照《山西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给予相应的奖励。

  重点整治对象

  此次32个部门联手整治,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

  1、各类“名酒专卖店”。2、散装酒市场。3、无证批发问题。4、随意出售废弃的名酒酒瓶和包装的问题。

  这种现象大都发生在宾馆、酒店、饭店、酒吧等餐饮服务业。随意出售名酒酒瓶、包装盒、包装箱行为,会为不法分子造假提供便利。5、“傍名牌、仿标识”的问题;6、不按规定使用《酒类流通随附单》的问题。

  相关链接

  教你几招辨假酒

  花不菲的价钱,在餐饮店里喝到假酒令人气愤,在过节时误将假酒送给亲朋好友则更让人难堪。如何鉴别真酒假酒?10月16日,朔州市商务局酒管执法人员从包装、色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包装看,买酒时一定要审视酒的商标名称、色泽、图案以及标签、瓶盖、酒瓶、合格证、礼品盒等方面的情况。好白酒标签的印刷很讲究,纸质精良、字体清晰,色泽鲜艳,图案套色准确,油墨线条不重叠。真品包装边缘接缝齐整,没有松紧不均、留缝隙现象。若是假酒,倒过来时往往有滴漏,盖口不易扭断,而且图案、文字模糊不清。

  从酒瓶看,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过来,对着光观察瓶底,如有沉淀物或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比较好。

  从色泽上看,除酱香酒外,多数白酒应是无色透明。有的假酒虽然外包装能以假乱真,但酒的度数不一定与标示相符,可摇晃酒瓶进行辨别。摇动酒瓶后,观察出现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在53度至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7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在57度至60度。

  如果是黄酒,则重点从色泽、滋味上鉴别。真黄酒是淡黄色的液体,光泽明亮,无刺激性,酒精含量通常为14%至20%。

  如果是啤酒,色泽分淡色、浓色、黑色3种,优良品质的啤酒,不管其色泽深浅,均应有醒目的光泽,暗而无光不是好啤酒。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