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省市县乡四级换届完成


时间:2011-12-23





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干部占调整干部总数的1/3以上

12月22日上午,山西省委组织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朱先奇公布:山西省历史上第一次涉及到4217个省市县乡四级领导班子调整选举、3万多名四级干部进退留转的换届工作已经全面完成。

今年是我省的“换届年”。记者了解到,让民主更加充分,让学历高、有才华、能干事的年轻干部当群众的公仆,成为此次换届选举的亮点,给山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市县干部共交流1187人次

今年以来,我省全方位、大力度推进干部交流任职,换届期间,全省共交流市县干部1187人次,其中市级干部109人次,县级干部1078人次。“不同地域干部大跨度交流,带来了文化和观念上的互补。”朱先奇说。比如:省委对全省20名副市、厅级领导干部实行跨市交流和上下交流;从省直部门一次集中选拔了8名40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副厅级领导干部,到部分市担任市级党政班子领导职务,有一些还担任了常务副市长,并注重从国有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选拔优秀领导人才充实地方党政领导班子。

首次对14名县委书记进行了跨市交流,交流距离最远达到600多公里。集中选拔了15名优秀县委书记担任副市(厅)级领导职务,从省直部门和省管企事业单位集中遴选了15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县(市、区)长,使干部在履新中焕发新的活力。

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

朱先奇介绍,换届中省委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了18名副厅级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通过示范性的干部选拔方式,推动市县两级进一步加大了竞争性选拔力度,今年全省换届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干部占调整干部总数的1/3以上。

全省11个市级党政班子新任人选,全部经过民主推荐产生。全省1196个乡镇中,有1159个党政班子通过会议推荐产生,有1114个党政班子通过县委常委会票决产生,有396个党政班子通过县委全委会票决产生,有226个党政班子通过公开推荐产生。

换届中,省委对空缺的20个县委书记岗位进行了一次性集中选配。最近,省委又准备采取“两推两议两差额”的方法和常委会、全委会署名推荐的办法选配3名市委书记、4名市长人选,以加强转型跨越一线的领导力量。

有基层经验的干部增多

省委提出了注重基层的用人要求。全省新一届县(市、区)党政班子中具有乡镇领导经历的有772人,由乡镇、县直部门正职提拔的有441人,占新提拔人员总数的77.5%。乡镇党委班子中由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提拔的有50人,由优秀大学村干部提拔的有83人。乡镇党政正职中具有乡镇、街道领导岗位经历的有1946人,比上届提高13.7%。

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学历提高

换届中,省委根据转型跨越的需要,注意充实了一批熟悉财政金融、新兴产业、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后市级党委班子中研究生学历55名,占4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到常委总数的92.1%。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干部由换届前的41.3%提高到52.4%。

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下降

换届后,全省市级党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51.3岁,比上届下降1.4岁。县级党政班子平均年龄44.5岁,比上届下降3.8岁;其中35岁左右的干部123名,40岁以下县委书记、县长共29名。乡镇党委班子平均年龄39.3岁,比上届下降1.4岁。

针对少数市、县结构型干部培养储备不足的问题,对年轻干部、女干部的选配实行全省统筹,本地没有合适人选的,通过交流产生,防止降格以求、拔苗助长。换届后,县级党政班子中共配备女干部203人,乡镇党委班子中共配备女干部1396人,比换届前增加167人;县(市、区)领导班子共配备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468名,比换届前增加15人。

强化对选拔任用干部的监督

换届中,我省强化了对选拔任用干部的全过程监督。开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监督系统”,对全省有处级任免权单位的选人用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明确了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未满两年的、拉票贿选等7种人不能当选。

近期,我省严厉惩处违反换届纪律行为,先后查处了沁水县龙港镇东石堂村李某干扰选委会推选工作、汾阳市演武镇北川头村村民冀燕飞等4人在支部选举会上撕毁选票、围攻工作人员案。给予5人党纪政纪处分,取消了2名厅级干部的任职资格,纠正违规任用的干部57人。

2935名大学生村干部当选村委委员

第四季度开始,我省已全面开展了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12月底,我省将有26668个村级党组织可以完成换届。此次换届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大学生村干部担任“两委”主干的数量有了重大突破。截至12月20日,大学生村干部当选为村级党组织书记的有916名,占3.39%。在已完成换届选举的村中,大学生村干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的有586人,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的有1198人,当选为村委委员的有2935人。

来源:山西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